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影片《萨利机长》里的硬汉、普通人和英雄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汇报 柳青 参加讨论


    
    电影里的“萨利机长”,是现实中救了155人的老机长的艺术形象,是汉克斯塑造的“普通人中的英雄”,也是伊斯特伍德借来抒情言志的假面。(资料图片)
    《萨利机长》 的最后一个画面非常有意思。
    挺过了漫长耗人的听证会,萨利机长在空谈数据的专家团面前据理力争,终了,他被裁定没有“渎职”或“作出误判”,驾驶飞机迫降哈德森河上的决定,是一个“非常情况下,最明智、最合理也最及时的判断”。他和副机长离开听证会现场,当时走廊里没有别人,在老搭档的身边,萨利握拳低吼了一句:“我这人就是这么骄傲。”
    “就是这么骄傲。”这是萨利机长秘密狷狂的心声,也是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自况自喻。
    片名里的“萨利机长”,原名切斯利·萨伦伯格,2009年1月15日,他是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的机长,驾驶航班从纽约飞往北卡的夏洛特城,飞机起飞两分钟后遭遇鸟群撞击,双侧发动机熄火,飞机下方是曼哈顿的万幢高楼,萨利以一个老飞行员的经验当机立断,在哈德森河上迫降,机上155人全部生还。
    这是一段真人真事,电影里一点悬念都没有,都是铁板钉钉发生过的“事实”:获救是确定的,机长被民众追捧为英雄是确定的,他被行业委员会质疑并最终洗脱“决策失误”的指控,也是确定的。重述这段往事的过程中,“情节”变得次要起来,甚至主角曾经遭遇的毁誉两重天,也不是重点,因为悬念在一开始就被解除。于是电影的落点只有一个,就是萨利机长本人的心境起伏,他在大环境里把自己搁在什么样的位置,以及他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估。
    很多人说汤姆·汉克斯的表演好,尤其是和他之前的 《但丁密码》 作对比。其实汉克斯演萨利机长,妙在没有表演的痕迹,导演伊斯特伍德把汉克斯的个性色彩基本全抹除了。可他也不是现实中的萨利的翻版。虽说老机长参与了剧本写作,也旁观了整个拍摄过程。对照真人,我们能很轻易地发现,机长本人并没有电影里看上去的那么“苍老”,虽然是白发白须,但他看起来精神点,也没有那么疲惫。伊斯特伍德刻意地把主角的造型往“老化”的方向塑造,当然是考虑到剧情的实际需要,毕竟人物当时刚经历了一场生死之交的重大变故,生理和心理的负荷都很沉重。然而,有意无意地,伊斯特伍德在剧作和演出两个层面,强化了“萨利机长”的苍老硬汉的形象。
    不惮以最大的脑洞揣测,如果伊斯特伍德年轻个十岁,他一定会亲自出演萨利机长。
    电影里的“萨利机长”,是那个现实中救了155人的老机长的艺术形象,是演员汉克斯塑造的“普通人中的英雄”,也是导演伊斯特伍德借来抒情言志的假面。理解了伊斯特伍德的价值观,就一览无余地看清 《萨利机长》;反之亦然,看懂 《萨利机长》,也就懂了伊斯特伍德。这个机长何止是专业主义的孤胆英雄,他简直是穿越到2009年的纽约的西部英雄。
    电影开场,时间已经是在哈德森河迫降之后,萨利面对行业委员会的调查,航空领域的专家们认为他本可以遵从机场塔台调度,返航起飞的机场或在就近的机场降落,水上迫降是一个危险也错误的决定。从一开始,萨利的地位就是尴尬的,他是一个被质疑的英雄,确切说,这是一个被质疑的老人。他的身体和职业都在从旺盛走向衰落。晨跑时的他,看上去体力和精力都在衰退中,他心事重重,过路口会没有留意开过的出租车,差点撞上。事实上,几次听证会的周折中,仲裁专家和官员一直明着暗着旁敲侧击,意思是机长上了年纪,精力不济,所以他在机舱里的决策是“老年人犯糊涂”。从他和副机长的对话里,我们也大略地了解到,他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等待他的是暮年和隐退,他以自己丰富的飞行安全经验,做了一个类似咨询师的网站,但没什么点击量。怎么看,这都是一个面临退场的老头儿。
    但这也是个死倔的老先生。最危难的时候,他扛得住,迫降成功后,他不是不后怕的,但在“当时当地”的特定情境里,他相信“经验”,“个人”的悍勇和孤胆占了上风。对生命的担当刻在他的骨子里,两次在机舱里确认没有拉下旅客的是他,最后一个下飞机的也是他,到医院检查身体时,仍惦记着是否全员获救的,还是他。被质疑时,他不是没有动摇过,但他始终相信“人”超过相信工具理性的数据分析和机器模拟,他的绝地反击也是建立于:“我担着155条人命,担着我自己的命,人突然陷入那样的危难时刻,这是不能模拟也不能分析的。”
    直到最后一刻,他振臂握拳:“我就是这么骄傲。”这一刻,萨利机长和伊斯特伍德的形象重合了:都是又老又硬气,老派人,大男子主义,经验至上,坚信“做什么”比“说什么”更重要。伊斯特伍德有意识地强化了萨利机长“孤胆英雄”的一面,自始至终他是一个人,他注重家庭,然而他更像一个孤独的守夜人———他从来没机会和妻子同框出现。
    处在大选之年的伊斯特伍德是痛苦的少数派,他因为忠诚于共和党,在好莱坞从来是被排挤被笑话的。他今年承受的痛苦是双重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萨利机长》 的面目前所未有的清晰起来。在专业层面,伊斯特伍德彰显了他从事实的碎片中重整主流戏剧的能力。从 《不可饶恕》 的末路牛仔以来,“美国狙击手”、“泽西男孩”、《换子疑云》 里“永不放弃”的母亲、“百万美元宝贝”,直到这个“萨利机长”,他们内在的精气神是同一的。他们不是伟岸的英雄,他们首先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做了一些普通人做不到的事,这一点差之毫厘的“超常”的行动力,让他们成为了英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