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成甲 著 中信出版集团 读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课、学了那么多东西,怎么隔段时间就忘了,好像什么都没用上? 怎样“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作者成甲也曾遭遇这样的困惑,在自我解惑的过程中,他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他在书中不仅分享了自己的心得,还还原了摸索的过程,这使得该书少了说教的意味,多了沟通的真诚。 读书要有复利效应 读书周刊:很多人是从罗辑思维“得到”APP上的《成甲说书》音频节目里了解到您的,大家惊讶于您的阅读量。一个阅读量很大的人,是不是意味着掌握了很多知识? 成甲:不一定。过去我读书确实很勤奋,规定自己一年要读完100本书,为此,哪怕已经很累很困了,也要在睡前读完至少20页的书。 这样过了两年时间,读了200本书,可是,当我重新把这些书拿出来看时,发现自己基本白读了:今天能从书中看到的价值,过去看不到;过去在书中看到的东西,今天基本不记得了。 我不是说这段大量阅读的经历没用,而是说从付出和获得的比例来说,它是失败的。我陷入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 读书周刊:问题出在哪儿? 成甲:读书的方式太原始。 我遵循传统的读书方法,阅读+画线/摘抄,但其实这是把一本书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读书的目的成了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立的知识点,而理解和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并不是我们大脑擅长的高效行为,而且,即使记住了,对我们的帮助也不大。 读书周刊:记住怎样的信息对我们帮助大? 成甲:现代社会,信息既重要,也不重要,你要了解什么,上网一查,一般都有。在我的定义里,知识和信息是不同的,只有那些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而知识才是重要的。 当然,信息是不是知识,不是一个客观存在,它取决于了解这些信息的人能否使用它改变自己的行为,产生新的结果。如果了解“茴”字有四种写法,会影响和改变你的行为,那它对于你来说,就是知识。 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评价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也很明确,那就是学习之后,你的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你上了一年的工商管理课程,可回到公司后,管理方式依然没变,那你的学习显然是无效的。 读书周刊:如何使自己从阅读中获得的是知识,而不是信息? 成甲:我现在读书,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追求速度,甚至刻意放慢速度。读书一定要花时间、耐心和思考力,将获得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网络状地联系,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内化这些新信息,成为我们新行为的暗示。 我还是会做读书笔记,但不是摘抄,而是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看看从书中得到的启发和我过去哪些经验相关。 在记录和寻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惊喜地发现一些过去不曾注意的规律,发现很多能够直接改进工作的方法,我的读书进入了一种产生复利效应的状态。其实古人早就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我现在也不强迫自己非要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我的做法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时,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的,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当我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之后,可能我还没有读完它,但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可能比读完10遍还深入。这种状态,呈现出来的便是举一反三的能力、跨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读书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速成法恰以慢为基础 读书周刊:您刚才提到的“临界知识”是什么意思? 成甲:所谓临界知识,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定律。这本书就是围绕临界知识展开叙述的。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会详细介绍什么是临界知识,为什么它们和其他知识不一样,而能更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行为;第二部分讲了学习临界知识所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第三部分讲如何把临界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第四部分提供了很多应用案例。 掌握了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的学习模式,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读书周刊:您刚才说到,学习临界知识需要有思维模式上的准备。 成甲:是的。如果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模式,学得再勤奋也没用,因为你的内心对新知识是排斥的。 一种叫绿灯思维。很多时候,影响学习效率的是一种常见的习惯性防卫心理: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已有知识结构受到挑战时,第一反应不是思考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将之与尊严挂起钩来,认为有人要和自己对着干,大脑进入战斗状态。 习惯性防卫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在知识而非体力占主导的社会中,这种根深蒂固的防卫习惯会阻碍我们的成长。行为科学的奠基人阿吉里斯曾经说过:“防卫性的心理使我们失去检讨自己想法背后的思维是否正确的机会。”如果把进步的过程比喻成往杯子里倒水,习惯性防卫就是杯盖,阻挡我们进步。 要打破习惯性防卫心理,就要建立起绿灯思维,也就是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意见时,先不要去排斥它,而是在理解新观点的价值和用途后,再去分析这个观点可能存在的不足,去想办法完善它。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很多人会把别人对我们的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所以,一定要区分“我”和“我的观点”。 还有一种是以慢为快的思维。当下社会,变化越来越快,有人甚至喊出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口号,可是,你要知道,快是结果,不是原因。想要能力提升得快,不能把学习过程也变得很快;相反,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越需要下慢功夫培养。这一点,可能是大多数学习者都没有意识到的。 真正的快,是以慢为快,是用“结硬寨、打呆仗”的精神,去一一攻克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阻塞,如果遇到阻塞就绕道走,以为自己是在高效利用时间,其实是在无效学习。所以,我这本书,虽然是在谈学习的速成法,但这个速成法恰是以慢为基础的。 知识开始了自己的生长 读书周刊: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在如何高效学习这个问题上有了突破性的思考? 成甲:差不多5年前吧,我开始觉得不对劲,虽然我很努力地学习,掌握了很多方法,可是每项知识都是单独解决特定问题的,有些方法之间似乎有联系,但又有冲突,究竟怎么回事,我一直想不明白。 直到我在查理·芒格的演讲录《穷查理宝典》中看到这么一句话:“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受到芒格的启发,我开始投入到学习和构建自己框架体系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自己对知识管理的认知。 读书周刊:您认为知识是需要管理的? 成甲:是的,由低到高,知识存在着三个维度的管理层次。 第一个维度是数据管理。在这个维度上,我们所谈论的知识管理,更多是具体的数据层面的技巧。比如,下载的文件怎么保存?如何给文件贴标签?怎样整理文件夹……说到底,就是把知识点归类。 第二个维度是信息管理。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关注的是怎样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获得的知识点。有很多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强化这一过程,比如做读书笔记、思维导图,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这些方法是在训练你如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三个维度是底层规律管理。我们必须在大量具体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形成更宏观和抽象的理解,在深层次上掌握普遍规律,从而将之前学到的繁杂的知识用一根线串起来,在具体知识之外找到一种通识。 探索到底层规律这一层次上时,我们对学习的理解就不一样了。过去我们认为,学习主要是输入和消化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参加更多的课程和培训,让自己增加更多的输入。而当我们理解了底层规律在知识管理体系中的价值后,学习就变成了一个生长和创造的过程:知识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彼此联系、相互接触,甚至在一次次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新的启发和认识,知识也就开始了自己的生长。 读书周刊:您的主业是景区设计咨询,拥有自己的规划设计院,但您不仅运营着一个以你自己名字“成甲”命名的知识管理微信公众号,又写了这本分享知识管理的书,还经常在清华大学MBA等课堂上做演讲,您是怎么利用时间的? 成甲:我的生活比较规律,每天6点起床,晨修2小时。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比较擅长利用碎片时间,走到哪儿都带着平板电脑,或者纸和笔,我的很多文章,包括这本书,都是在坐飞机或等飞机的时候写的。有一次,“得到”那边等着我把新一期“成甲说书”传过去,而我实在没时间了,就在出租车上录,车子到达目的地时,我也录好了一期节目。 读书周刊:您刚才提到的晨修是怎么回事? 成甲:就是记日记,我有自己一套记日记的方法。 第一步,先翻看去年昨天的日记,我记了整整7年日记,通过这样的回看,经常会发现,去年犯的错误,今年有可能还在犯。学习的本质是改变自己的假设,而我们之所以长时间没有进步,就是没有改变假设,一再地犯同样的错误。 第二步是把昨天发生的事记下来,不在当天晚上记是因为,我发现晚上写东西常常会被各种杂事打断,而早上就不会。 第三步是写反思日记,反思我昨天哪件事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第四步是写人脉日记,记下我昨天认识了谁,想想我在哪些方面可以帮到他。交朋友,先要学会给予。 第五步是写承诺日记,我们总是习惯和别人说改天再约,而这个“改天”,常常遥遥无期。我记下自己的每一个承诺,不管大小,都要去兑现。攒人品嘛,就得这么一点一点地攒。 第六步是写感恩日记,没有人是应该对你好的,包括父母、妻子,我会把别人为我做的点点滴滴都记下来。 第七步是写公司管理日记。 我天天这样晨修,几乎没有断过。很多事情需要长久地坚持,效果才会显现出来。 站长统计 全景统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