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谢鑫:为侦探小说注入童趣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大侦探小杜奇》 谢鑫 参加讨论


    一直以来,喜爱侦探推理小说的读者都认为侦探小说与儿童无缘,尤其是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无缘。在他们看来,充满逻辑思辨和现实问题的侦探小说不符合孩子的思维方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理性可言,更无逻辑可讲。
    真的是这样吗?事实证明,未必如此。
    创作侦探小说已经13个年头儿了,在我的笔下诞生了形形色色的名侦探和优秀警察的形象,有“课外侦探组”,有“冬巴拉侦探社”,有“章鱼哥”,有“雷克探长”,有“纸条大侦探”,还有“大侦探小杜奇”。他们无一例外,都充满着好奇心与正义感,颇具智慧头脑,精于分析推理,屡破奇案,深受广大小读者的喜爱。其中“大侦探小杜奇”是一套专门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量身定做的以科普、解谜为主要内容的侦探小说,其中《蝴蝶标本飞走了》曾入选《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1908~2011)》第九卷。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无障碍阅读,这次特别制作了注音版。在创作这套作品时,我首先要求它是充满童趣的儿童小说,其次才是充满智趣的侦探小说。“为侦探小说注入童趣”是我创作时面临的很大考验。现在看来,虽然不能说我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起码在某种意义上我做出了实践探索。纵观国内童书市场,鲜有同类作品,就算有注音版的侦探故事,也是以动物为故事角色,更多地表现为童话而非侦探。我本人也为《中国儿童画报•红袋鼠故事会》创作过类似的侦探故事。真正意义上的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中长篇系列儿童侦探小说,在国内童书市场还没有先例,可以说“大侦探小杜奇”填补了市场空白。承蒙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邀约,现在全套六本的“大侦探小杜奇”(注音版)与广大小读者见面了。
    那么,我为什么要创作这样的作品呢?
    我的想法很简单,有三个方面。第一,填补市场空白;第二,实现我的作品(主要是侦探小说)对小学阶段(1~6年级)读者的全覆盖;第三,我要打破某些人的偏见,把素质教育最好的课外读物——侦探小说介绍给低年级的孩子们。
    前两个方面很好理解,现在重点说说第三方面——儿童侦探小说为什么是最好的素质教育课外读物呢?通过阅读和写作,我总结出儿童侦探小说起码有三个特点是其他童书不可比拟的。
    首先,它具有普及法律的功效,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具有社会道德规范作用。侦探小说中的法律知识对于青少年培养法治精神、形成法制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它是高智力的文学类型,看点往往集中在逻辑思维被点亮的一刹那,具有启迪智慧、感受奇思妙想魅力的作用;同时也可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坚守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第三,它是一种减压读物。阅读侦探小说可以使头脑清晰、思维活跃,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在欧美国家往往受到高知白领的欢迎。以此类推,儿童侦探小说也是对青少年有益的减压读物。
    基于这三点,我希望能在儿童侦探小说领域做出有益的探索、尝试,让儿童侦探小说成为我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有益读本。
    在我看来,儿童侦探小说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也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提高考试分数的效果,然而它作为一种通俗文学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比如,它把握住了孩子“好奇”的天性,通过丝丝入扣的推理故事,把他们引入一个快乐阅读的殿堂。
    德国专门研究全民阅读的专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到了13岁或最晚15岁,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对书的感情,那么他今后的一生中很难再从阅读中找到乐趣,阅读的窗户会永远对他关闭。”儿童侦探小说的故事性、娱乐性、探索性,正是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吸引他们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元素。
    现在很多家长反映,很难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其实这个事情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少一点儿阅读功利,多一点儿自由和包容,让儿童侦探小说这样从孩子天性出发的文学类型成为一个作家与孩子共筑的舞台——阅读习惯培养的突破口可能就在这里。
    今后我的探索方向,正如我的好朋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商晓娜女士在本书序言中写的那样,我会一直坚持写作少年儿童阅读的侦探小说,并不遗余力地介绍它们、宣传它们,让这些原创侦探推理作品与更多小读者见面,激发他们的阅读趣味,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成为他们枕边案头的良师益友。
    我会为此不懈努力,也请小读者与我一起见证中国名侦探的成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