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主张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制度,使社会各阶级的儿童受到一种合理的、符合他们实际生活所需要的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的思想,开启了19世纪欧洲教育心理化运动,揭示了教学过程科学化的发展方向。他的另一重要贡献是“要素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认为,在一切知识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德育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体育的要素是儿童身体各关节的活动等。 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史上“爱的教育”的首创者和对其思想进行实践的楷模。他的“爱的教育”思想受到家庭、人文主义、启蒙学者及基督教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主性和革新性,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也从某种程度上丰富了以卢梭为代表的新教育观。 以爱育爱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爱”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生活的灵魂就是爱,他爱贫穷和被压迫的人们。“爱的教育”的要旨及核心含义就是培养、激发、奉献及弘扬人与人之间爱的情感,让社会充满爱。 裴斯泰洛齐所处的时代,正是他的祖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不仅城市工人和贫民受到严重剥削,而且农村加速的阶级分化使得广大农民陷于贫困潦倒之中。在教育方面,出现上层阶级垄断教育权,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弟被排斥于学校之外的严重不良现象。裴氏对这种现象非常不满,坚定了全身心致力于贫苦儿童教育的信念。 裴斯泰洛齐教育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的底层,并且多为流浪的儿童。悲惨凄苦的生活经历使得这些孩子有的身染疾病,有的愚昧无知,有的由于长期的贫困而变得麻木不仁,甚至有的痴呆、心智不健全。面对这些几乎身心俱废的贫苦儿童以及残障儿童,裴斯泰洛齐并不歧视,也不嫌恶,而是怀着一颗满满的爱心。 教育者在主动奉献爱之后获得可贵的成果,这主要表现为教育对象不仅能改掉各种不良习惯和风气,学会自尊和自爱,而且变得乐于助人,还能造福人群并且将爱的浓厚情感转移到他人身上,释放爱。裴斯泰洛齐的真诚付出获得了满意的回报。经他教育过的儿童,都对他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并能够迁移到其他人身上,释放爱。裴斯泰洛齐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他除了自己身体力行之外,还把有才能的孩子放在其他两个能力较差的孩子中间,以优帮差,使得儿童之间相互关爱、相互鼓励、相互促进。”裴氏的学生经过初期的教学与关爱之后,他们发现了自己的能力,特别是自身对美和秩序的辨别能力,摒弃了麻木不仁的习气,学会了感恩图报,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学校教育家庭化 在爱的教育过程中,母亲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裴斯泰洛齐强调,最初“爱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在他看来,母亲是异常伟大的教师,她是最了解儿童和热爱儿童的人,母亲的作为最能体现出教育的意义及成效,正因为这样,裴氏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把家庭教育看作学校教育的模板。他认为,对儿童出于本能的依赖感而产生的爱进行深一步的发展,是人类的一门崇高的艺术。因此,裴氏倡导学校教育的家庭化。 首先,教师应该如同家长一样,要有一颗仁爱的心,要与儿童之间建立十分亲密的父子般的关系。其次,应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他认为,学校与家庭不应该有明显的界限,教师应当着力去引导儿童爱一切与他们相关的人,使学校里边充满家庭般的关爱、信任和感激。裴斯泰洛齐主持开办的学校都是充满了“亲子情”和“手足情”的大家庭,他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以及儿童们的好朋友。 爱是人类最基本的和最自然的一种情感,这是对儿童开展教育的基础,也是照亮儿童心灵的一抹灯光。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教师缺乏爱心的地方,无论是品行还是智力都不会得到良好的或者自由的发展。”只有对儿童进行以爱为基础的教育,培养儿童的爱的情感,才能够使儿童在充满爱的生长环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自尊、自信的品质,使他们学会爱亲人、爱朋友、爱人类。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友好和睦地相处,人类社会才能健康和谐地发展。特别是在“学会关心”和“学会合作”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的主旋律的时期,裴斯泰洛齐的“爱的教育”思想更具有现实意义。(张亚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