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中国改革三步走》:郑永年对中国改革问题最深刻的见解(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中国教育新闻网—读书频 郑永年 参加讨论


    3.政治改革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只有经济改革而没有政治改革。这个说法并不确切。我们以为,中国的政治改革早已经开始,并且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中国称之为“机构改革”的行政体制改革、农村自治制度、乡镇选举、党内民主等都在进行。不过,以选举民主为主体的、国家层面的政治民主化改革则还没有成为主体性改革。在政治改革方面,我们主张,基本国家制度建设在先,而民主化在后。为什么这样说?这不是一个价值判断,而是一个经验判断。有人说,民主是好东西。但从历史经验看,好的民主是好东西,而坏的民主则可能是极其糟糕的东西。什么是好民主或者高质量的民主,什么是坏的民主或者劣质民主呢?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就是国家制度建设了。民主政治在西方社会为什么运作良好,但到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就运作不良呢?主要是国家制度建设问题。有效的国家制度是高质量民主的保障。
    历史地看,如果以民主化为界,基本国家制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大众民主化之前就必须建立的制度。这些制度,如果不能在民主化之前建立,民主化之后就很少有机会了。这类制度对于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最重要。实际上,任何一个(近)现代国家都必须具有这些国家制度。从经验看,大多数国家制度都是在民主化之前得到建立的。军队、外交、国防、中央与地方体制(比如联邦制)、市场经济、税收体制、现代银行体系、基本法律体系、公共住房、教育和医疗以及基本社会保障等很多国家制度的确立和选举民主没有什么关系。很少有国家以民主化为工具进行国家制度建设的。换句话说,在国家制度建设方面,民主化的业绩很一般甚至很差。第二类国家制度在民主化之前得以建立,但在民主化之后发生变化。变化既可以指制度改进或者改善,也可以指制度转型,或者制度变得不合适而消亡。例如代表制度往往在民主化之后得到改善,收入分配制度例如税收和福利保障制度得到转型,而传统的一些特权制度则消亡。第三类制度是必须在民主化之后发生和建立的,尤其是和民主政治相关的制度。西方民主运作良好,主要取决于其在民主化之前就建立的一整套基本国家制度。相比之下,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没有进行基本国家制度建设之前,过早引入选举民主,因此演变成劣质民主。民主没有为他们带来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和政治权利的实现;相反,在很多国家,民主往往是和无政府、政治力量的恶斗和掠夺人民联系在一起的。
    从国家制度建设的角度,不难看出目前的中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一些方面的基本国家制度都还处于早期建设阶段。例如,对任何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的法制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不是说中国没有法制,而是说,法制还是停留在纸面上,执行效果不甚理想。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但还不够完善。例如,虽然已经建立了对现代国家制度建设至关重要的分税制和金融制度,但现在仍然有很多改进的空间,还需要再改革。社会制度建设在进行,但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这就是说,我们在基本国家制度建设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这些事情并不是民主化可以涵盖的。
    从世界经验看,并不是说以选举为主体的民主化必然会发生在国家制度建设之后。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基本国家制度还是极其微弱的条件下,民主化也发生了。在这些国家,选举民主不是西方殖民者所加,而是独立之后一些政治精英简单引入的西方式选举民主。不过,在缺失国家制度建设的条件下,民主大多是劣质的民主,难以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同日而语。
    郑永年著 《中国改革三步走》(中国时局的清醒观察者,郑永年教授对中国改革问题最深刻最有说服力的见解)东方出版社 2012年1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