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 [英美文学] 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 2017-10-29

    《追风筝的人》,[美]卡勒德·胡塞尼著,李继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叙说了成长主人公阿米尔12~38岁之间所遭逢的成长之“殇”,最...

  • [英美文学] 柏拉图的诗人面容 2017-10-29

    设想柏拉图的作品丢了,哲学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我们就根本无法想象这样一位古代哲人,他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 ——尼采《柏拉图对话研读入门》 一 柏拉图是诗人? 在坊间流行的...

  • [英美文学] “圣杯”的象征系统及其“解码” ———《达·芬奇密码》的符号考释 2017-10-29

    在西方文化与基督教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互释”的可能?关及于此,席勒(F.Schille)的一个警句特别耐人寻味:当神灵可能“成为笑柄”、信仰的形式可能有所改变的时候,“神庙在人们眼里...

  • [英美文学] “臃肿”的伏尔泰 2017-10-29

    在国图查资料,读到徐志摩先生为他所译的伏尔泰《赣第德》(今通译《老实人)作的序。序中称伏尔泰为“18世纪最聪明的,最博学的,最放诞的,最古怪的,最臃肿的,最擅讽刺的...

  • [英美文学] 文学变异学视野下的语言变异研究 2017-10-29

    一 文学变异学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一个专题化研究文学、理论、批评在异质文化传播中意义变异的分支。文学变异学下的语言变异研究主要指文学现象穿越语言的界限,通过翻...

  • [英美文学] 路易沙的家 2017-10-29

    在美国,《小妇人》是一本畅销的小说,“读着这些姐妹的童年,延续着自己当年的欢乐。她们看着这些小姐妹的脸,不由露出灿烂的笑容,或者因为读到喜爱的小姐妹的死而热泪盈眶...

  • [英美文学] 混乱时代的文学选择——从《西方正典》想到的 2017-10-29

    我们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文明性、先进性,可能不宜过于乐观。我们在民主、自由的大陶醉中纵情放浪,而将一切历史与一切价值毫不珍惜地踩在脚下,并从无情的践踏中获取无边...

  • [英美文学] 俄苏文学印象:白桦林 灰屋顶 2017-10-29

    白色与灰色,是俄罗斯艺术在我的记忆中永久的基调。或许想像中俄罗斯那广袤的原野常年笼罩在刺骨的寒风与耀眼的冰雪下,或许是在当年彩色电影尚不够普及时自己所接触的苏联电...

  • [英美文学] 米兰·昆德拉论小说的教化价值 2017-10-29

    康拉德(Joseph Conrad)曾经写到他写小说的目的就是“让你看”。1920年代和30年代俄国形式主义著名批评家维克多·什科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说日常生活自动形成的惯例把所有的新鲜...

  • [英美文学] 关注文学的命运——读《逝者的馈赠——论文学》 2017-10-29

    Daniele Sallenave, Le don des Morts-Sur la literature, (Paris: Gallimard, 2006) 达妮艾尔·萨勒娜芙著,《逝者的馈赠——论文学》,巴黎:伽利玛出版社,2006 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艺处前处长...

  • [英美文学] 比较文学中的类比研究 2017-10-29

    “类比研究”(analogy studies)与“影响研究”(influence studies)同属比较文学上的重大课题。目前的比较文学研究中,以这两方面的论著最多,亦以这两方面的探讨最受重视,甚至被认为是比...

  • [英美文学] 加缪:中国文化的局外人———荒谬美学在汉语世界的历史踪迹 2017-10-29

    加缪在中国的精神之旅 阿尔贝·加缪(1913-1960)的中国之旅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出版汉语本《鼠疫》(“外国文艺丛书”),由顾方济等人翻译,他的另一...

  • [英美文学] 三部《灰栏记》剧本比较 2017-10-29

    一、前言 本文试将李行道的《灰栏记》与德国克拉蹦(Klabund)改写的《灰栏记》和德国布雷希特(B.Brecht)的《高加索灰栏记》作一扼要之比较,分别就其结构、主题、灰栏之譬喻、人物、...

  • [英美文学] 易卜生和他的《培尔•金特》 2017-10-29

    1864年,36岁的易卜生在比昂逊等朋友的帮助下,终于获得国家津贴,得以携家出国,并最终在罗马居住下来。离开了挪威的易卜生,顿觉身心舒 畅,精神自由、开朗。“我穿过阿尔卑斯...

  • [英美文学] 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德国文学学科”历程 张威廉先生的历史记忆 2017-10-29

    2004年,承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孔德明教授指引,我访问了德语文学界的前辈张威廉先生。年逾百岁之龄的张先生,虽已不太能自由行动,但精神尚好,坐在沙发上,虽不很方便,...

  • [英美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选集》序 2017-10-29

    或许是由于中国传统的美感视境一开始就是超脱分析性、演绎性的缘故(见拙文《从比较的方法论中国诗的视境》);或许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抒情诗(Iyric)传统的而非史诗或叙事诗的传统的...

  • [英美文学] 西方儿童悲剧文学繁荣的背后 2017-10-29

    据一位西方专栏作家说,若干年前他在法兰克福书展上遇见了一位美国女出版商。她问他:“你有个不幸的童年吗?”他深感惊讶,不禁扪心自问,难道我的外表显得特别忧郁?“哦,...

  • [英美文学] 《女系家族》:一场女人之间的战争 2017-10-29

    山崎丰子是日本文学界的常青树,她的小说《白色巨塔》《华丽家族》等兼具故事性和思想性,不断被改编成影视剧,并成为收视热点,在中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她最新被翻译成中文的...

  • [英美文学] 早期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若干史实问题 2017-10-29

    《“八十年前是一家”》(《读书》2005年第3期)一文论及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日耳曼学”这个词似乎不太合适)的若干问题,确实很重要。因为这事关“辨章学术,考镜源...

  • [英美文学] 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 2017-10-29

    弁言 李达三教授对中西比较文学之范畴、方法及精神用力最深,先后写就很多有关写论文,并收集成书,由联经于一九七八年五月出版,此即“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巨著。笔者多年...

  • 首页
  • 上一页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下一页
  • 末页
  • 1332656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