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1902—1985),原名张光人,湖北省蕲春县人。1920年考入武昌启黄中学。1925年他是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学生,开始阅读“五四”革命文学作品,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并于同年...
在众多的学术著作中,新近出版的四卷五本《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学术工程,一部学术质量较高的、具有一定开拓性的、整体性的、观念新颖的、不可多得的...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主要是辨明诗的古典意义,叙述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从远古到齐宋时期),同时对中国古代四言诗与五言诗的发展过程以及不同的文体特点作了描述和评...
中国当代的一些作家似乎有一种“诺贝尔文学奖”情结。我不认为有此“情结”有什么不好。问题在我们要反省我们自己的创作,何以不能出现真正震撼人心的有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
刘勰的《文心雕龙·情采》篇的关键词是“情”与“采”两个字。长期以来,一般的论者研究《情采》篇也就在“情”与“采”的主从关系上做文章。如较有代表性的是黄侃的《文心雕...
摘要:“符号”已经是日常用词,“符号学”也日益成为显学,但是一百二十年的世界符号学运动,始终没有给出这两个术语有效的基本定义,以至于其用法经常陷于混乱。本文试图把...
我准备讲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审美?或者说什么是人的审美活动?第二,实现人的审美活动需要什么条件?第三,为什么说审美是人生的节日?或者说在何种意义上说,审美是人生...
科索沃的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个世界。陆贵山教授的文章当然是有感而发的。但关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胡乔木早在1981年发表的《关于思想战线上的几个问题》文章的有关部...
1. 什么是“批评理论”? 文本作者将广义叙述学的主要框架,在几个学校做过演讲,也在叙述学的专业会议上做过发言,得到的是一片沉默:没有人赞同,却也没有人反驳,更不用说著...
对于中年以上中国的文艺学研究者来说,文艺社会学不但是我们熟悉的文艺学方法论,而且对它总是含着一股无法舍弃的感情。本文拟采取客观的理性的态度,试图在描述文艺学的整体...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收获之一,就是由一部分学者率先提出的关于文学的“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和“审美价值”论,摆脱了对“文学政...
王国维生活在上个世纪与本世纪之交,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人物。他在辛亥革命后政治上是保守派,可他的文艺思想却属于开放派。他在政治上不跟主流派合作,可在思想...
1.为什么叙述学应当研究梦? 叙述是人类把世界“看出一个名堂、说出一个意义”(human beings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by telling stories about it)的方式,[1]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组织方式。[2]甚至有...
可靠性问题,一直是小说叙述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这是一个所有符号文本都无法避免的普遍问题,推论路线如下: 叙述学讨论的(不)可靠性,指叙述者与隐含作者在意义和...
马克思学说的精华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对此作了最为准确的概括。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一生有两个重大的发现,其一,“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
(一)世纪初——非自觉的起步期 现代意义的文艺心理学与现代文学理论的产生是同步的,它们都产生于本世纪初,其代表人物就是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作为现代中国文学理论的拓...
新时期的文艺批评走过了三十年的路程。从批评发展的过程看,从80年代初充满思想解放激情的启蒙主义批评话语,到“重写文学史”的提出;从对“五四”文化运动是否导致传统的“...
叙述者之谜 叙述者,是故事“讲述声音”的源头。至今一个多世纪的叙述学发展,核心问题是小说叙述者的各种形态,以及叙述者与叙述的其他成分(作者、人物、故事、受述者、读者...
理论界有人认为,毛泽东的文艺思想、美学思想是针对历史上一定时期某种情况而发的,只是中国共产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策条文而已,不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内容提要】 近20多年来,许多领域经历了“叙述转向”。从历史学、心理学开始,在各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叙述转向,甚至经济学、法学、人工智能等“准科学”,都开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