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 [古代文学] 蒋寅:袁枚性灵诗学的解构倾向 2017-11-10

    袁枚诗学通常被称为性灵派,与沈德潜的格调派、翁方纲的肌理派被当代批评史研究者目为乾隆诗坛三大诗学。回到历史的语境,格调派和肌理派都是后人命名的,只有性灵派当时即有...

  • [古代文学] 莫砺锋:读陆游《入蜀记》札记 2017-11-10

    陆游的《入蜀记》是宋代著名的一部笔记,后人对它的重视主要集中于其史地考订方面的成就,例如《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八评价它说:“游本工文,故于山川风土,叙述颇为雅洁。而...

  • [古代文学] 马德富:杜诗动词的超常选择及其艺术追求 2017-11-10

    诗是语言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歌写作的过程就是情思语符化的过程,是词语选择组合的过程。其中动词(主要指述谓动词,下同)的选择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有的语言学家...

  • [古代文学] 蒋寅:王渔洋与清初宋诗风之兴替 2017-11-10

    自从唐、宋两大诗学传统形成以来,对唐、宋诗的取舍、接受即“宗唐”、“宗宋”就成了后代诗人面临的首要问题。无论出于对传统的尊重,还是出于对“影响的焦虑”,人们都就唐...

  • [古代文学] 张忠纲 赵睿才:20世纪杜甫研究述评 2017-11-10

    20世纪中国大陆的杜甫研究基本经历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曲折过程,杜甫“情圣”、“诗圣”、“集大成”和世界文化名人的历史地位最终得以确认。现分三部分加以综述。 一、...

  • [古代文学] 蒋寅:王渔洋与清词之发轫 2017-11-10

    王渔洋的诗和神韵诗论在顺、康之际风靡海内,其地位和重要性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为文学史大书特书。而他的词、词论和词学批评的业绩却相对被人忽略了。其实,渔洋在词学方面的...

  • [古代文学] 左江:朝鲜李植《纂注杜诗泽风堂批解》底本辨析 2017-11-10

    李植(1584—1647),字汝固,号泽堂,德水人。朝鲜光海君二年(1610)文科及第,历官吏曹佐郎、大司成、大司宪、判书等职,特以文学著称。 泽堂十六岁“着功于杜诗”[1],以后一直着力...

  • [古代文学] 杜晓勤:二十世纪杜甫研究概述 2017-11-10

    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被研究得最为充分的诗人。本世纪学界逐渐改变了以前多用封建伦理观、文艺观评价和研究杜甫生平、思想和诗歌艺术的学术传统,代之以民主思想...

  • [古代文学] 蒋寅:文如其人?——一个古典命题的合理内涵与适用限度 2017-11-10

    一、作为传统观念的文如其人 在一贯高扬自我表现旗帜的西洋文学传统中,虽然自古就有“作诗与为人殊辙”的夫子自道,但作者与作品的一致性在新批评派出现以前似乎不成为问题。...

  • [古代文学] 廖仲安 王学泰:《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述评 2017-11-10

    一 注杜千家各苦辛,次公详解迈时伦。语熔经史偏知味,事用祖孙贵辨真。 断简抛残须获惜,丛书辑佚费精神。林君巨帙存遗烈,杜学重兴势喜人。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以下...

  • [古代文学] 蒋寅:吴筠:道士诗人与道教诗 2017-11-10

    在中国文学史上,道士诗人的数量和名气一向不能与诗僧相提并论,所以也只有“诗僧”之名而无“诗道”之称,唐代大历贞元年间一时出现吴筠、韦渠牟、李季兰三位著名的道士诗人...

  • [古代文学] 闫恩虎:长歌当哭话魏延 2017-11-10

    《三国演义》是明清以来中国民间最基本的社会教科书。它似乎把当时意识形态强调的核心因素具体化人物化,关羽的“义”、诸葛亮的“智”、张飞的“勇”、刘备的“仁”等已经完...

  • [古代文学] 徐山:“运斤成风”篇旨辨正 2017-11-10

    [摘 要] 《庄子·徐无鬼》“运斤成风”寓言的篇旨误读至今。从版本角度来说,原文当为“獿人”,而异文“郢人”为后人妄改。“獿人”系指该人的身材似猴子,具有行动灵活便捷的...

  • [古代文学] 蒋寅:新发现的吴敬梓研究资料 2017-11-10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虽秉绝世才华,但生前未享大名,交游也不很广,所以除几位挚友如程廷祚、金兆燕的题赠之作外,世传酬赠、唱和之作并不多。顷读清代文籍,见若干与吴...

  • [古代文学] 闫恩虎:历史不可演义——话说诸葛亮 2017-11-10

    《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描写得神乎其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鲁迅先生话讲:“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其精神实质与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差不多一致的。他是一个会做忠臣的人...

  • [古代文学] 张忠纲:杜甫生前杜诗流传情况考辨——为杜甫诞生1300周年而作 2017-11-10

    杜甫诗,流传至今的,共有一千四百五十余首。其中作于“安史之乱”以前的,仅有一百二十多首,其中作于困守长安时期(即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746-755)的就有百余首;而绝大多数...

  • [古代文学] 王忙有:杜诗“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新解 2017-11-10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是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的句子,既无冷字,亦无僻典,似乎用不着多费笔墨。但是这两句诗究竟应该怎样解释,颇值得探讨。目前数十...

  • [古代文学] 蒋寅: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关于文学繁荣问题的思考 2017-11-10

    1912年,王国维在他的《宋元戏曲考》自序中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

  • [古代文学] 左江:异域之眼看杜诗——李植《杜诗批解》评语析论 2017-11-10

    李植(1584-1647),字汝固,号泽堂,为朝鲜仁祖朝著名文人,特以文学著称。其《纂注杜诗泽风堂批解》(以下简称《杜诗批解》,下文引用此书内容,只在文中标明卷数与页码)[1]是朝鲜文...

  • [古代文学] 聂巧平:宋代杜诗学论 2017-11-10

    综观杜诗的接受过程,其诗名和影响肇始自中唐元和(806-820年)时代,极盛于北宋元祐(1086-1094年)之后,由此奠定了杜甫作为我国古典诗歌史上伟大诗人的不朽地位。从宋初迄清末,...

  • 首页
  • 上一页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下一页
  • 末页
  • 2164307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