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汉代五言诗中之所以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篇中转韵”之作,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作品多表达了比较复杂的情感和变化了的场景或丰富的情节。韵部的转换,与诗意的变化之间存...
内容提要: 两宋理学家的文艺思想相对于传统文人而言具有自身的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内部的分野与嬗变。其文艺本体观集中地表现在对文道关系的认识上,虽大致显示为由重道轻文...
内容提要: 小说话是中国小说理论批评中的一种重要文体。本文就小说话的基本特征、演变略史、主要类别,及其在文献资料与理论批评方面的价值,作了勾勒与梳理,以期小说研究者...
摘要: 映带体的概念最早由唐人提出,是一种诗歌写作的体式。这种体式要求一句诗内至少有两个表意单元具有修辞或者语意上的共性,可以彼此辉映,形成一种繁复的美感。达成映带效果...
摘要: 为了指称文学与图像的互文再生关系,有必要引入一个新词“文图学”。此一词,在文的方面,含着文本身体和图像文本;在图的方面,除了绘画的图之外,还包括符号、图标、...
摘 要: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中关于太阳神话的书写往往与时间主题紧扣。屈原是最早把自身苦恼和困局与时间流逝结合作诗化叙述的诗人,对后世影响深远。李贺对太阳神话诗学传统的...
内容提要: 出土简牍《孔子诗论》、《采风曲目》提供了重新审视“采诗观风”制度的新材料,提示这一制度在先秦时期确实存在。对民歌的采集和整理,是官方音乐机构的常规工作,...
内容提要: 清代的八股文论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继续沿着艾南英的尊朱辟王的方向发展,二是对八股文法进行细致、系统的梳理与归纳。尊孔崇经、尊朱辟王,是陆陇其制义批评的基...
摘要: 专制政治与歌颂文学是一对孪生兄弟,政治上的极权专制需要高度一致的意识形态作保障。较之其他学术,王安石所倡导的新学更具专制主义政治品格。两宋之际的新学独尊期间...
内容提要:晚清出现的“新小说”,其在雅俗文学中的归属一直比较模糊,或视为雅文学与俗文学的合流,或纳入“通俗文学史”中叙述。而“新小说”的提倡者与创作者如何自我界定...
内容提要: 从解释学的视域看,董仲舒的“从变从义”论可以说是中国诗学合法诠释实践的指导思想,正如他的“《诗》无达诂”话语经常被作为中国诗学多元解释论的总纲一样。始自...
内容提要: 晚清出现的“新小说”,其在雅俗文学中的归属一直比较模糊,或视为雅文学与俗文学的合流,或纳入“通俗文学史”中叙述。而“新小说”的提倡者与创作者如何自我界定...
内容提要: 明清时期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本的编者有官员,有寒士,也有书坊主。他们主要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桐城地区,其他地区则较为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区域化的中心。唐宋八大...
摘 要: 改革开放40年来的隋唐五代文学理论研究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使得学者将目光投向世界,积极汲取国外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虽然也有注意继承本国...
摘 要: 新时期40年,以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和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为代表的唐代文学思想史著作,自觉克服此前文学思想史所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内容提要: “旋得旋录”“反复编刊”这种开放式的编刊形式是元后期所编元诗总集最显著的特征。这与元后期文人的文化心理及元诗史发展特征密切关联。这种开放式的总集编刊形式...
内容提要: 一种文体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的形成,不仅是自身发展所致,也是相近文体间不断辨体的结果。作为一种易于诗化或曲化的文艺形态,词无论数量特征还是功能影响皆不如诗...
内容提要: 韩愈《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向以奇奥诡怪著称,诗史上罕有其匹。此诗并非“止是竞奇”“咏野烧”,其于铺叙火象之余,旁涉雷、水二象,全面托寓了唐史上的...
内容提要: 孟浩然于秘书省赋“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之句,遂令举座搁笔,这是唐代诗史上的一例经典文本书写。“搁笔”情境的呈现,是唐宋典籍中用以表现文士才华的常见文...
内容提要: 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主要包括敦煌、吐鲁番两地出土文学写本、日本等境外藏中国文学写本三大块内容。写本的流动性、零散性与个性化的特征,与刻本的固定性、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