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品出版物的特质,我概括为“四精”,即思想精深、内容精湛、制作精良、精(经)久不衰。 什么是思想精深呢?深刻、博大、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哲学著作要能够揭示整个...
在散文里与岁月和生命对话,不可少的是作家个性和灵魂的浸润。亲和力和现场感,是散文所特有的文学风范。面对这个时代的复杂经验,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角度、视野、表达和方法,...
“众口难调”“缺规失矩”“标准混乱”……是当下人们批评某些文学现象的常见说辞,譬如文学评论中的良莠不分、譬如作品排行里的主观随意等,它折射出文学体系中的一个紧要问...
谐音是新词产生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在新媒体手段的助推下,谐音词的数量与日俱增,《人民日报》中也出现过谐音词“神马(什么)”(海外版2010年12月29日),但对于控制规范谐...
《毛诗传笺》,[西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陆德明/音义,孔祥军/点校中华书局2018年11月第一版,56.00元 一 东汉的桓谭说过:“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而不得。”如...
这本书的缘起是我40岁时写了《四十自述》,今年再出一本,不叫60自述了,60岁有什么可谈的呢?我回顾这60年来做学问的过程,希望能够把做学问的心得或者经验记录下来。其实我做...
“作为作家,如果说我有什么野心的话,就是做时代的记录者和书记员,我希望百年以后的读者,手里捧着一本《幸福街》,就知道当时湖南的生活就是这样。”回望这部现实主义小说...
给自己的村庄立传,是一个很妙的想法,也会是一次完成精神建园的挑战,需要发下宏愿、打开记忆、激活想象、身心重归,也需要视野的阔大、内部的敞开、深入而不一味沉湎、真实...
李洱以漫长的写作时间、巨大的故事篇幅、复杂的人物群像以及几十年来的艺术准备,尝试解决中国当代文学70年的核心矛盾:一种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有反讽性的文学是否可能?如何穿...
如果说合辙押韵的中国古典诗歌更适合朗诵,更属于一种诉诸听觉的艺术的话,那么自由而疏放的中国新诗,则更多是一种诉诸视觉和味觉的艺术,需要慢读和细品才能知晓其内涵,领...
新疆是中国的散文大省,周涛、刘亮程、李娟等,都是有广泛影响力的散文家。他们散文的地域性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独特的情感方式和情怀,让读者对新疆产生了无尽的想象。广袤...
姚鄂梅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将婚姻和家庭作为叙事背景,观照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生命意义,她的短篇小说《旧姑娘》即是如此。小说中的“我”是一个12岁的初中生,她是故事的叙述者,...
石钟山在讲座现场 我之所以喜欢小说创作是因为它的自由,它会让人在有限的生命经历中感受到多种人生,历史的,现在的以及未来的。创作一部作品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灵魂拷问的过程...
我们今天所说的小说,跟我们通常所说的神话、史诗、寓言和传奇故事都不一样,而是植根于神话、植根于史诗、植根于传奇故事。 有一个说法,认为小说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和市民...
当最终将这本文集起名叫《那年花开遇见你》时,心里蓦然有种轻松的释怀。它虽通俗了点,但却带着一缕温情,让人的思绪瞬间飞过了星辰大海。 我们这一辈子,注定要与无数的人相...
2014年夏天,我在美国黄石公园那碧蓝的湖水里游完泳,躺在湖边的草地上,望着湖面上静静游玩的天鹅,望着四野寂穆的树林,望着湛蓝色的天空发呆时,不远处一辆房车上,若隐若现...
其实,你如果不与那些文字相遇,压根想不起来曾写过什么。 一边翻档案袋,一边夸赞自己居然也有勤快的时候。把过去一些样刊装进袋子里,顺手写下了文章的题目。遗憾的是,既没...
小说是搭建平台的艺术。小说要有人物,人物要有活动空间,这空间就是平台。平台是近年才有的词,以前我们习惯把它称之为环境,但环境本身带有太多的自然因素,环境又是广谱类...
所谓诗歌的新时代,应该是指在中国新诗走完第一个100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40周年的这个特别的时代,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时代的诗歌到底怎么写?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这个问...
今年春节的文化大事件,是属于“中国科幻元年”这个标识的。《流浪地球》成功完成了它的“元年”使命,将中国科幻电影一举推离“业余”,达到了可与西方科幻大片媲美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