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的审美意识,是发话主体审美体验的特殊形式,是发话主体在情感强烈时对反映客体情感反映的变异的言语形式,它的特点是超越了现实的意识,成为自由自然的意识。艺术语言的...
摘要: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语言中的语素是比词低一级的语法单位。李德鹏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汉语的语素就是词”;李显赫则对李德鹏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笔者赞同“汉...
摘要:通常认为汉字笔画是约定俗成的产物。这个说法掩盖了一个事实,即:现行笔画概念是早期书法笔画和明代与民国时期汉字排检笔画的混合物。书法笔画属艺术范畴,排检笔画是...
摘要:汉源日词是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能够揭示出汉字词对日语词汇发展的影响。本文基于日本出版的《日本语源大辞典》中所收录的6000多个词语,人工录入和标注词条的年代、词性...
摘要:“一个NP”是汉语中常见的话题结构,本文通过理据性的解析,厘清其原型及扩展继承,以及对比推演的衍生脉络。无论是基本式,还是扩展式或对比式,体现的都是同一种事理关系,即...
摘要:受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等因素的影响,单音名词“掌”的隐含义素“手”外现之后形成复合名词“手掌”。“手掌”的复音化过程始于汉,在此后的六朝至明一直缓慢匀速发展,清时...
摘要:佛经文献《过去现在因果经》语气副词较为丰富,为数不少是新兴的。这些新兴副词以复音词为主;从来源上看,除了实词虚化和复合构词两条途径之外,范围、时间副词的再虚...
【摘要】在上蔡县乃至河南境内,我们经常会听到“想买买”、“想看看去吧”、“想干啥干啥”这样的句子,我们把例句中的“想+动词/动词性结构+动词/动词性结构”记为“想...
【摘要】本文将情态语义功能细分后构建了以能力义为核心的语义地图,使得情态语义地图小断精确化,从而解释了更多的语言现象。我们以此为例探讨语义地图的解析度和表征方式。...
摘要:语料库凭借其大数据及自动处理语料的特点克服了传统近义词教学依靠词典和教师直觉经验带来的不足,是对教学的有益补充。本文提出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框架:(1)句中...
摘要:“老师”和“教师”作为同义词,由于词汇语义和句法组合上的相似性,一直是词典释义和词汇学习的难点。而目前学界对两词在语体、指称差异等角度的探讨,并没有揭示两词的源...
摘要:汉语拼音在海外儿童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其相关理论研究却十分缺乏。本文探讨了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1)汉语拼音在海外儿童汉语教学中的认知功能,提出对汉语...
摘要:本文着重讨论“互相”与“互”及交互义的“相”之间的句法功能差异。“互/相”与同义的“互相”句法功能上的差异主要是单双音节造成的,但音节差异不仅反映在单+单、双...
摘要:作为中国文化跨国传播的机构,孔子学院以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为精神导向,承担着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两方面的职能。泰国的孔子学院建立较早,汉语推广较之其他国家力...
摘要:在华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文化教育不可忽视。本研究通过整理新HSK词表与TOCFL词表的中华文化词汇,考察其在各等级中的分布状况及异同。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两词表中的...
摘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种建构活动,其活动主体是学习者,因此教学环境的设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应有利于知识建构活动。美国中小学汉字教学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的...
摘要:笔画顺序是汉字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在母语环境下初学汉语的意大利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的笔顺书写情况调查、访谈、听写等方法,探究意大利汉语初学者汉字...
【摘要】频度副词“总是”和“老是”在句法与语篇分布方面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地方。本文试图从“主观性评价”“时范畴”和“否定结构”三个方面人手,对二者在使用上...
摘要:表复数标记的"们"跟人称代词结合时,既有语义上的弱化,同时还伴随着语音上的轻化,而语音上的变化称之为"汉语人称代词的合音现象"。本文首先将汉语人称代词的合音表现...
摘要:词汇习得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的面很宽,本文主要选取了词汇偏误、词汇习得过程和影响习得的因素、词汇习得深度、词汇习得策略几个方面,系统回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