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肇祥和他的世界——读《琉璃厂杂记》 有朋友赠我《琉璃厂杂记》一函两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出版,是“北京文献丛书”之一。读过之后,深感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书。推荐给...
摘 要:在主流的人工智能伦理学研究中, 很少有人意识到:将伦理规范的内容转化为机器编码的作业, 在逻辑上必须预设一个好的语义学理论框架, 而目前主流人工智能研究所采用的语义...
从考古发现看,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经历了一个孕育、萌生、发展、确立的过程。 距今约6000年开始,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颇具特色的彩陶对周围地区影响巨大,其影响范...
摘 要: 佛经汉译的方式由早期的“私译”发展为东晋南北朝时期政府主导的“译场”和译经集团的集体译经, 再到隋唐时期官办的翻译馆译经;译本由早期的节译逐步发展为全译;译经...
摘 要: 据《诗经》用韵研究古四声,有四点需要分辨:一,《诗经》押韵有必韵句和非必韵句的区别,非必韵句对声音(本文关注声调)和谐的要求宽于必韵句,不重复的必韵句韵脚更能反映古...
摘 要: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大任务是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的建设。汉语音韵学是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基本学科,也是国学的基础学科,拥有近两千年的...
摘要:1888年伦敦大英国圣书会印的罗马字《官话新约全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研究分析清代后期官话音系的资料。在建立该书声韵调音节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其声母进行分类归纳,考查描...
摘要:本文从共时平面对“儿类”小称在汉语方言中的类型分布及语法意义进行考察,揭示“儿类”小称的特点。汉语方言的“儿类”小称,类型丰富,分布广泛。语表类型上,既有“儿尾”...
摘要:吴语吴江同里话有一个允准动词“让拉”,在汉语方言包括邻近吴语中都难觅其俦。这个词表示允让,可以带谓词性成分(似普通话“让”:不让进去),但是不能带名词性宾语或兼语...
摘要:本文略谈文白异读现象的性质和特点,探讨文读音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可以与文读音、白读音并列的新概念“旁读音”。本文还以若干种方言为例,讨论旁读音的性质和特点。 【作...
摘要:西宁方言由于和周边语言的接触关系,语序具有明显的SOV类型特征,与这一语序特征相和谐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前置词逐渐弱化,后置词比较活跃;其中方位词的语法化是西宁方言后置词...
摘要: 考释《明清福建经济契约文书选辑》中的方言词语和契约套用语,可丰富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内容、提高大型语文辞书编纂的质量;校读该书释录整理中存在的文字讹误,可为该书...
摘要:石牌方言属于赣方言怀岳片。石牌方言话题句的基本结构有“话题+()+述题”和“话题+唛+述题”两种形式。以“话题+唛+述题”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石牌方言话题句话题成分...
摘要:“杠”是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实词,其词义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文章尝试从“杠”的产生及发展演变入手,分析“杠”字从古到今义项的发展及其意义由实到虚的变化特点...
摘要:汉语羡余否定是一类含有“不”“没”“别”等否定标记但具有肯定语义真值的特殊句法结构。此类语言现象作为构式单位,其形式或语义无法从构式整体推测而出。基于Goldberg认...
摘要:"结构的平行性"是本地人语感的来源和表现,是语言成为一个系统的事实基础,在构建语法体系的时候,决定形式类(词类)的分合和句法成分类的分合,都要以结构的平行性为依据...
摘要: 汉字超语符的数目表达,是指汉字可以在很多特殊的场合超越语言符号的性质,在交际中独立表达和它所记音义无关的数目。所表达的数目信息,可以来源于汉字形体结构的拆分重组...
摘 要: 本文只探讨由不及物动词+小品词构成的复合动词V’带宾语的小品类动词结构,句子层面包括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两种结构。生成语法内,基于动词选择性特征、投射规则、论旨准则...
摘 要: 构式具有多义性,其众多意义是由一个核心意义扩展而来的。核心构式意义的语法重要性体现在其与动词的互动以及对构式隐喻扩展的制约两个方面。基于语感实验以及自建语料...
摘 要: 意念续尾性指说写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式构成的言语成品,后一结构式在意念上紧接前一结构式的某一部分(通常是最后部分)来展开,形成环环相扣的序列的特性。汉语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