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抢救少数民族古籍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访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 2017-10-17
“第一次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这么丰富的文化,这么美丽的文字!” “第一次直面少数民族文化,无比震撼!” 这是“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
[访谈] 金元浦—都利特对话:中国有创意阶层吗? 2017-10-17
对话人: 金元浦: 上海交大人文学院特聘访问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让·弗朗西斯科·都利特(Jean-Francois Doulet) : 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巴黎第十二大学城市...
[访谈]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领域里深耕 2017-10-17
专家简介: 王杰,江苏无锡人,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兼任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
[访谈] 方卫平:坚持文学“批评”的初心和本义 2017-10-17
王 杨:我注意到,近期,您在德国的《图书城堡》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儿童文学三十年:1980年代以来的历史概貌》的英文特稿,您认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近40年来的发展成果如何? 方...
[访谈]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作品 2017-10-17
现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部话剧团的剧作家程晓玲历时3年创作的电影《信仰三部曲》第一部《夜去晨来》,日前在山西大同开机。在商业电影票房一路飙升的时候,《信仰三部...
[访谈] 记录与书写伟大的时代 2017-10-17
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不久前在浙江南浔举行颁奖活动。南浔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徐迟的故里,也是徐迟报告文学奖的固定颁奖地。在此地颁奖,既是表示对徐迟先生的尊敬与纪念,也...
[访谈] 小说创作:如何打开隐身于“景”之后的“象”? 2017-10-17
作家严歌苓记得,很多年前,有一个教他们俄国和欧洲经典小说的苏联教授,在给和她一样痴迷于文学的作家们授课时,曾告诫道,全世界每年都在出产数以百万计的小说,为何就需要...
[访谈] 站在时间的高岗,对当代乡村演变做出文学的回应——格非《望春风》作品研讨 2017-10-17
近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组织召开作家格非的长篇小说《望春风》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许...
[访谈] 现代文学史专家范伯群:文化生活是源,文学作品是流 2017-10-17
原标题:范伯群:文化生活是源,文学作品是流 范伯群先生是研究现代文学史的大家,几十年来,他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论证了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与新文学...
[访谈] 吉狄马加:让诗歌浸染灵魂的光辉 2017-10-17
中国新诗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外来的影响,如今,中国新诗受到了世界的关注。新诗如何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吉狄马加。 诗歌...
[访谈] 文学的魅力与博大的心灵——钱谷融先生访谈 2017-10-17
展示中国文学艺术魅力的精品力作难得,需要作家、评论家们去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创作有各种流派,作家可以使用不同的创作手法,但是这些流派、创作手法都是从传统与现实的交...
[访谈] 谢冕:新诗与时代同行 2017-10-17
100年前,新诗的诞生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100年来,新诗走过了不平凡的曲折历程。百年新诗发展到今天,有什么得与失?新诗应如何向前发展?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访谈] 走进散文,开拓我们的精神世界 2017-10-17
苦是底色 亮是本色 李林荣:在我印象里,自上世纪90年代“新散文”兴起,你就一直闯荡在散文里,开始以理论批评为主,后来转到创作,而且创作上也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这...
[访谈] 谁言史不著当代——专家学者热议“当代外国文学纪事(1980—2000)”丛书出版 2017-10-17
“当代外国文学纪事(1980-2000)”丛书 金莉 总主编 商务印书馆 编者按 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赵德明时常会想起,在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间,那些熟悉的拉美作家们情况怎么样了?然而,...
[访谈] 文艺美学研究有待突破 2017-10-17
文艺美学作为我国原创性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 一度飞速发展,成为文艺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但总体来讲,近年来其发展状况却略显滞后。近日,本报记者就文...
[访谈] 从文字出发,抵达文化中国纵论文学文本与影视阐释 2017-10-17
主持人:董 阳 张珊珊(本报编辑) 对话人:汪守德(文艺评论家) 王丽萍(编剧) 孔 笙(导演) 申 捷(编剧) 一部部文学经典通过影视改编,服务于千千万万的大众,实践证明,...
[访谈] 成为杜甫的知音——山东大学教授张忠纲谈《杜甫全集校注》整理 2017-10-17
1978年初,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邀,山东大学教授萧涤非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启动。1991年,属稿将半,萧涤非溘然长逝,校注工作一度停滞。2009年,此书编纂重启,2014年终于出版。...
[访谈] 六月,我们谈谈女性与创作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二届高研班文学沙龙 2017-10-17
6月是谈论孩子的季节,然而,孩子的快乐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今天,我们就从女作家的视角来谈谈女性。当下文学创作中,常态女性形象的匮乏,同时女性主体性精神的后退引...
[访谈] 钱虹:百岁钱谷融论文学 2017-10-17
“我觉得文学作品应该富有情致和诗意,使人感到美,能够激起人们的某种憧憬和向往。使我遗憾的是,最近一百年来,……作家们的思想和技巧虽然日新月异,时显奇彩,可是在他们...
[访谈] 陈思和:现代出版与现代知识分子的形成 2017-10-17
今天我们纪念商务印书馆双甲子的庆典,我想对中国现代出版和中国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关系,谈点不成熟的想法。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文知识分子,我们对社会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