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定制个性化的教育并不遥远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 吴奇 参加讨论

    【教育专业组】 
    定制个性化的教育并不遥远
    ——读《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有感 
    纵观历史,农耕时期,教育主要为贵族、富人服务,虽然有个性化,但却是少数人的教育,不能普及为大众教育。工业时期,教育开始了大规模批量生产,进入了大众化时代。批量式教育,虽然提高了效率,但却又少了个性化。如何既能普及大众化教育又能进行个性化教育呢?我们不妨阅读英国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最新力作《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作者用教育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实例,给读者展示了大数据改变教育教学的美好前景和未来教育的理想形态。
    用更全面、更精细的视角看待教育改革
    大数据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在教育以外的行业已经十分明显,可是,教育系统依然沿袭远古教育的范式,还是依靠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判断和制定教学决策。尽管如此,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正在也必然要进入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将对这个世界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大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是最有效率的,并且揭示那些过去无从发现的谜题。大数据帮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视角判断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展示那些以前不可能观察到的学习层面,实现学生学业表现的提升;可以基于学生的需求定制个性化课程,促进理解并提高成绩。大数据还会帮助教师确定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这非但不会剥夺他们的工作,反而会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趣味性。
    除此之外,大数据带给人的是思维方式的变化,一个人在看待整个世界以及世界中的所有事物时,要从物质事物转向交互作用,并把它看作一个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平台。这种思维模式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尽其所能地测量、检测所有事物,以便发现为支持学生的进步在怎样的传导功能下做什么才最为有效。大数据也预示着我们对世界认识有了新的方式。过去我们相信自己发现因果关系的能力,如今必须意识到我们通过大数据看到的往往是相关关系。
    总之,大数据给予了我们更全面、更精细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的复杂性和我们身处其中的位置。利用大数据,我们可以使决策者得以在全面而坚实的经验基础上改善其决策的质量,从而使教育决策从意识形态的偏见中脱离出来,进而教育的性质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个社会将最终学会如何去学习。
    大数据会从根本上为教育带来巨大改变
    大数据绝非是技术层面上的变革,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教育,通过对个人学习状况信息的进一步收集和分析,并且基于特定的学生、教师和教室的具体需求来定制教材。它为学习带来了巨大改变:能够收集对过去而言,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集聚起来的反馈数据;可以实现迎合学生个体需求的,而不是为一组类似的学生定制的个性化学习;可以通过概率预测优化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
    与大数据同行的学习意味着将进入一种新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是在伴随着大数据在反馈中学习,知道自己何时需要加倍依赖于概念,知道何时需要继续往下学习。教师们知道如何让学生在每一天中平衡“温故”和“知新”,且第一次有机会来检验假设,来比较方法,来了解(而不只是猜测)什么是有效的和什么是无效的。
    在小数据时代,教师并不是总在收集正确的信息,即便是,其所收集的数量也远远不足;而且,收集的数据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在通过反馈进行评价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打分,并要求他们对这一结果负责。然而却很少评价教师自己,更不会全面或大规模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也从未衡量采用的教科书、测验和课堂讲解等教学内容与手段是否对学习有益。这种单向反馈针对的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
    大数据正在改变这一现状。运用大数据去收集到过去无法获取的学习数据,并用于学习过程的处理。用新的方式组合数据,并成分发挥其作用以提高学习理解和学业表现,同时分享给教师和管理者以改善教育系统。例如,使用电子教科书的优势。就阅读而言,人们重复阅读某个特定的段落,是因为其文笔优雅,还是晦涩难懂,这在过去无从得知。学生是否在特定段落的空白处做了笔记?为什么要做笔记?是否有些读者在文章结束前就放弃了阅读?如果是,放弃的位置在何处?这些问题能够揭示大量信息,但却难以把握,直到电子书的出现。
    “一个尺寸适合一个人”的个性化教育正扑面而来
    迄今为止,尽管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从某个重要角度来看,仍然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改革,学校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学生们受到同样的对待、使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习题集。正规教育的运行仍然近似于工厂里的装配生产线:教材相当于可替换的零件;教学尽管在新颖性和教师的亲切度上倾注了最大的努力,就其本质而言,对所有学生的处理都是一成不变的;教与学都参照统一标准,基于平均值,而不顾个人的喜好、特质或需求。工厂批量式教育迎合的是教师和系统的要求,而不是学生的利益。
    运用大数据的教育,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定制个性化的教育了,且摆脱同质化的教育。“一个尺寸适合一个人”的个性化教育已经不是梦想了。个性化学习特征是其动态性。学习内容可以随着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加以改变与调整。如果一个学生对某个部分的学习存在困难,那么这个部分将会被纳入之后的习题集,以确保该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机会。
    作者用可汗学院的故事来说明,学校、班级、课本和课程是最重要的数据平台,是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平台,数据分析成果可以用于教育的改良。这样,大数据时代的教与学必然会发生变化,这是前所未有的学习方式。当学习发生在数字环境之中时,大数据有能力将数据的生成与处理、利用分隔开来,在信息上与教育松绑,同时将学校和课本转化为数据平台,促进学习的改善。运用大数据,教师不再需要凭借主观判断选择最适合教学的书籍,大数据分析将指引他们选出最有效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和私人订制的教材。
    运用大数据可以追踪每个学生答对答错的习题数量,以及他们每天用于作业的时间等等。通过对反馈机制的扩展和改善来了解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学习什么。利用数据,教师就可以处理那些在过去甚至都无法明确表达的问题:学生花费在他们答对的问题上的时间多,还是花费在答错的问题上的时间多?学生的学习,靠的是勤奋还是灵感?学生出错是因为没有理解教材内容,还是仅仅因为疲惫?
    与大数据同行是有一定风险的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整整一章来说明大数据带来的后果。大数据教育应用有潜在的危害,从由数据留存引发的忧虑,到新形式的编组制带来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成为量化评估的受害者,如仅仅因为表现出的倾向而非实际行动便遭到预防性的惩罚。对潜在后果和概率性结果的预测也有加大教育不平等的可能。
    大数据依靠的是在线课程,但作者并没有夸大在线课程的作用,而是明确表明在线课程是革命性的,但它更有可能作为正式教育环境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对此,比尔·盖茨说:“要明智地运用技术。技术是对教师的重新部署,而不是要去取代他们。” 
    作者理性地告诉我们,当认识到大数据赋予我们发现世界的力量时,也必须意识到它的局限;在学习中,教师也要继续重视那些数据不能解释的事物:人类的智慧、独创性、创造力造就的理念,这是大数据分析无法预测的。
    综览《与大数据同行》,这是一本与时俱进,站在当今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最前沿的力作,这是每一位身处大数据时代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阅读的一本关于未来教育发展的普及读物。(作者:天津中学 吴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