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阴澍雨。 阴澍雨绘画作品。 “我们这代人要把传统绘画中的优秀精神品质继续继承和发扬下去。在当下多元化的格局当中,树立起中国画的一个当代形象,是我们这一代画家的使命。”作为对中国画有着深远追求的青年画家,阴澍雨可谓“文武双全”。一方面具有扎实的美术史论研究功底,另一方面又深耕于中国画创作。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阴澍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谈自身的求学和创作经历。 在多元创作环境中 坚定走中国画路子 绘画是阴澍雨自小的兴趣。虽然父母都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并非从事绘画艺术工作,但对阴澍雨的从艺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父母尊重我的爱好和选择,鼓励我走艺术道路。”阴澍雨介绍,他自中学开始学画画,后考入河北轻工业学校学习陶瓷美术专业。而这段时间亦对他的艺术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期间奠定了我的绘画基础,特别是对中国画的基本认识,又有助于后来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2000年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毕业后,阴澍雨又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攻读,对花鸟画的研习越来越深入。随后又在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攻读博士。2011年毕业后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 对于自己所走的学院派道路,阴澍雨深有感触。他坦言,在中国美术学院攻读中国画系花鸟专业时,是把实践创作作为主导方向。但在硕士和博士的学习阶段中,跟其他人文学科的学习一样,是把一定的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经过论文写作训练,自己的理论素养也有所提升。“从学院教育来看自己的成长,我认为博士学习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这给一个画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可以让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实践道路走得更为坚定和长远。”阴澍雨表示,一个画家对中国画的技法进行拓展并深入挖掘是有限的,它只是属于艺术的一部分。想要走得更远,必须有赖于绘画形式之外的支撑。“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艺术家的理论素养等。所以,学院教育对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主要是正面地推动我成长。” 在阴澍雨看来,一个艺术家对自身艺术道路的选择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具有主观的选择,朝向自己喜欢的、愿意做的方向;二是外部环境使然造就选择。于阴澍雨而言,他比较喜欢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传统文人画恬淡平和的艺术特征与其心灵追求相契。再者,从上中专以来,阴澍雨专业学习中国画,而授教老师也多是重要的花鸟画专家。及至读硕士、博士乃师从张立辰教授专注研习写意花鸟画。“外部条件也造就了我对花鸟画的选择。简言之,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让我选择了目前的绘画风格,基本延续了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和特征。” 生活在当下,自然无法对当代艺术非常丰富繁杂的门类视而不见,西方的艺术思潮和风格同样都对阴澍雨有所影响。然而,阴澍雨并没有因为受到西方艺术教育的影响而放弃水墨,放弃中国画,放弃传统风格。而且恰恰是因为当代多元化的艺术环境,反而使他更坚定地走中国画的路子。“在如此多元的当代创作现状中,传统绘画风格依旧可以延续它的一种艺术辉煌,依然拥有广阔的前途。” 历代绘画大师 首推陈白阳 谈及心目中的艺术典范,阴澍雨毫不讳言对黄宾虹的评价,认为他“不是在艺术形式的创新,而是呈现一个大的绘画境界”。“青藤白杨”(明画家徐渭与陈淳的合称)更是他所追求的一种高度。“我学习更多的是‘青藤白杨’,特别是明代花鸟画大师陈白阳。”在阴澍雨眼中,这位明代中后期活跃在苏州一带的重要花鸟画家,拥有比较丰富的技法形态,深谙花鸟画中的语言,同时擅诗文书法,全面的文化修养综合造就了其绘画风格。也因此,阴澍雨表示,从气质来讲,他比较倾向于陈白阳的绘画风格。 “如果说我对历代绘画大师的关注,我首推陈白阳。但对我影响较大的,还是生活在当代的我的老师。像我的博导并不要求我一定要以当代人为典范,而是要求我学习古代的绘画大师,不必学今人,而且要站在历史的角度面对多元化的创作态势。”阴澍雨强调说,面对有上千年历史的曾经那么辉煌的中国画,自己可以学习的资源非常丰富。 在他看来,今天的花鸟山水画不再标榜创新,当今也不是非要创新不可的时代。“今天我们发现不创新也有其生存的理由,再创新也不是形式上的创新。”不失传统品质,融合当代精神,确立当今中国画的一种样式,正是阴澍雨的强烈心声。 他注重深入生活,体察自然生命状态;注重自然界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的状态,捕捉自然灵性,讲究与自身内心状态统一协调。“当我面对纷繁的城市,当我面对人类所创造的文明辉煌、人文景观,我感觉都不如我回到山川里,因为我对自然景观的感受更深。造物者创造的花鸟虫鱼这些客观的生命体具有一种内在力量,难以用言语描绘,我想通过我的绘画来传达”,阴澍雨说。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