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起源于太行、王屋一带山区,但当地的文本不应当有故事末尾夸蛾氏二子移山的情节,因为山依然在那里。《列子》收录的愚公移山文本并不是起源地的文...
摘 要 :壮族布洛陀神话与瑶族密洛陀神话都是以表现创世创业为主题的文化祖先型神话。通过比较发现,这类神话的叙事内容一般会涉及世界万物的产生与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系列重要...
摘 要:将太阳与月亮视为天的眼睛是古人类的一种普遍现象,目前诸多语言依然遗留有日月与天眼的关系的痕迹,汉语也不例外。一开始不加区分将日月都叫“眼”,“眼”除了指眼睛...
摘 要 :神话的归类往往有两种,一种是以神名来归类,比如“布洛陀神话”便是以神名来归类的一个概念;另一种是类型的归类。类型是以故事结构来进行归类的,与故事主角名称往...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是与“书写传统”(literacy)经常并置的概念。人类会说话的历史,就是口头传统发生和演进的历史。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所以口头传...
内容提要:国家记忆可以按照“关于国家的记忆”(或“国家作为一种记忆”)与“国家的记忆”(或“国家+记忆”)两种方式来理解。根据把“国家”化解成中国、祖国、民族和政党四个...
内容提要:“数字人文”和“数字记忆”同为数字技术与人文现象的相遇,文章从分析二者的内涵、架构和方法论特征出发,试图厘清二者关系,寻找共同发展道路。二者重合的基本面...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1. 官话方言中“儿”的读音类型 汉语方言“儿化”的类型与“儿”的读音大致相对应。需要注意的是,汉语方言儿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并非始于今日,今方言的儿化韵与其“儿”音可能...
摘 要 :口头诗学视野下的民族文学叙事研究重点仍以口头传统在仪式中的表现形式——文本、创编、程式、演述等为主,对仪式叙事的内在构成、运作机制,仪式叙事的构成要素分析...
摘 要: 壮族与傣族分别创造和流传着创世史诗,以《布洛陀经诗》和《巴塔麻嘎捧尚罗》为代表,内容包括开天辟地,人类与万物的起源,文化英雄创造生产工具等等。壮、傣同属侗...
摘 要 :口头诗学视野下的民族文学叙事研究重点仍以口头传统在仪式中的表现形式——文本、创编、程式、演述等为主,对仪式叙事的内在构成、运作机制,仪式叙事的构成要素分析...
一 最有代表性的20世纪中国作家 假如一定要选一位作家,来概括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面貌和历史,我会首选丁玲(1904—1986)。 因为20世纪中国文学有三个关键时期,一是“五四”浪...
一 《倪焕之》人物写法 文学研究会是20年代最主要的文学团体,叶圣陶(1894—1988,本名叶绍钧)是文学研究会最资深的作家,《倪焕之》是叶圣陶的代表作。《倪焕之》不仅是新文学...
一 第一批攻击鲁迅的年轻革命作家 20年代和30年代之交中国文学批评界出现的变化,当然还没有后来1942年那么大,但已足以影响现代文学史甚至中国历史的发展。简单来说,20年代有不...
沈从文(1902—1988)是文学研究会成员,但有两个创造社作家,对他一生命运产生过很大影响。 一个是郁达夫。沈从文“北漂”时期,郁达夫曾去看望这位素不相识的年轻投稿者,赠送...
茅盾(1896—1981)的第一个短篇《创造》,1928年4月发表于《东方杂志》,1929年7月收入小说集《野蔷薇》,由上海大江书铺出版。大江书铺1928年由陈望道等人创办,店址在上海虹口景云...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