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借助文学重建日常生活——访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格非 2019-11-12
格非近影 格非新书《月落荒寺》 对学院派作家格非的专访是一个“烧脑”的过程,他语速很快,涉猎极广,并且密集地输出各种文学哲学理论。然而这也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他分享了...
[访谈] 蒋韵:用写作留住渐趋湮没的时代 2019-11-12
在我人生中几次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是写小说把我救了。这次写《你好,安娜》也是。我不能说写完这部长篇就完全恢复到曾经的生活和写作状态,但好像重新回到“人间”了。 蒋韵...
[访谈] 韩东vs钟岚:不要按一种模式生活,又按另一种模式创作 2019-11-12
韩 东:你是学电影的,也拍了这么多年的电影,怎么会想起来写小说? 钟 岚: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为就个人表达的范畴来说,电影有其特殊的局限性,这与电影这种...
[访谈] 史上最高龄茅盾文学奖得主畅谈文学人生——
徐怀中我一直在孙犁的 “豆 2019-11-12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系列专访之四 徐怀中 1929年生于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1945年太行中学毕业后入伍。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等。短篇小说《西线轶事》获1980年全国优...
[访谈] 罗伯特·达恩顿:书籍和图书馆不再重要?完全错误 2019-11-12
作为英语世界最重要的法国史专家之一,罗伯特·达恩顿也是文化史、书籍史方面的领军人物。中国读者对他也很熟悉,他的代表作诸如《启蒙运动的生意》《旧制度时期的地下文学》...
[访谈] 韩敬群:每本书都有一个故事 2019-11-12
优秀的原创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编者按: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新书《编辑的光辉宝藏》近日出版。“书道尊严”“高山仰止”“书过留痕...
[访谈] 访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夏伯嘉教授:
在世界的历史中思考中国 2019-11-08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夏伯嘉教授长年研究欧洲中近古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是为数不多的海外研究西方历史的中国学人。夏教授精通八国语言,近年来研究兴趣转向中西文化交流...
[访谈] 洪峰:生活本身就是写作 2019-11-08
洪峰 当代作家,1959年出生,吉林人,现居云南省会泽县。上世纪80年代与余华、马原、格非、苏童并称先锋文学五虎将,主要作品有《瀚海》《极地之侧》《重返家园》《离乡》《和平...
[访谈] 周晓枫:写作是一种对世界的独特发现 2019-11-08
周晓枫是个特别的散文作家。她谦称自己是“由缺陷构成特点的写作者”,特别渴望被批评,甚至自我招认“我最受诟病的特征是华丽”。但“华丽”一词显然不能概括她写作的特征,...
[访谈] 严歌苓:我有敏感的内心和同情的耳朵 2019-11-08
余 萍 摄 作为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小说家之一,严歌苓有着堪称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从文工团的舞者到战地记者,从旅美作家到美国外交官夫人,再到国内最具市场潜力...
[访谈] 为孩子们的“梦”保驾护航——访儿童文学作家张琳 2019-11-08
张琳 在大连参加2019年度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颁奖典礼 张琳,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高研班学员、“甘肃儿...
[访谈] “今夜,我与茅盾文学奖有个约会”
茅奖评委、文学教授谈文学的力量 2019-11-08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是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的重点项目之一,作为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的北京阅读季子项目,通过自办或联结出版机构、阅读空间、图书馆、社区等各类阅...
[访谈] 罗伯特•索耶:中国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幻中心 2019-11-06
编者按 罗伯特•索耶(Robert J. Sawyer),加拿大科幻作家。1960年生于多伦多,攻读无线电和电视艺术专业,1982年毕业后,在多伦多电视台工作,后全职写作,是世界上最著名科幻小说家...
[访谈] 李鸣生:见自己 见天地 见众生 2019-11-06
航天精神的核心就是讲真话、干实事,无畏权力,坚持真理,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上不违背天道,下不糊弄百姓。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我想通过写作呼唤这种精神。...
[访谈] 孙鹤:“文人书法”道路上的行吟歌者 2019-11-06
孙鹤近照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她以书法为专业,却又游离于书法圈之外,不希望别人称她“书法家”。她担心一味地强调技术至上、日渐脱离文化的书法,会变成平面几何,徒具点面、...
[访谈] 陈彦:作家要长期深耕自己的土地 2019-11-06
陈彦,1963年生于陕西镇安。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戏剧作品数十部,三次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作品...
[访谈] “故宫未来还会有更多新的传播方式”——访著名作家、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 2019-11-05
11月的第一个周末,深圳读书月的传统项目读书论坛又如约而至。在11月2日的首场读书论坛中,知名作家、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祝勇以《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为题,向深圳读者...
[访谈] 甫跃辉:写作是作者与这个世界的对话 2019-11-05
作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研究生,师从作家王安忆,甫跃辉从起点上便不同于一般的“无根写作者”,走的始终是很“正”的纯文学道路。 毕业以后,甫跃辉来到《上海文学》做...
[访谈] 周云蓬的笨故事 写作已成我生理需求 2019-11-05
“这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我们在这儿,等待人生最后一次远行,就算候机大厅吧。” 这是小说《养老院》的开篇,它讲述了当“我”老去,和左小祖咒一起进入“老不死”养老院,...
[访谈] 陆源:我是有所谓理想读者的,但写作时顾不上他们 2019-11-04
近日,小说家陆源以半自传体写成的《童年兽》出版,它讲述了主人公身为围棋少年的成长经历。充满竞争的残酷空间不仅带给“我”心智的磨砺,更使“我”渐渐超越围棋的胜负,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