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刘庆邦: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现场 2020-03-20
在人们接受的教育总量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环节。我母亲不识字,她却是我的第一个老师,而且是我一生中最好的老师。 也许很多读者能从刘庆邦的《家长》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
[访谈] 邝芮:文创不是出版物的附庸 2020-03-19
2019年被认定为是出版社文创的元年。继博物馆文创热之后,出版行业也开始经营自己的文创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人文之宝”、世纪文景的“文景景制”、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逗好...
[访谈] 郑在欢:创作就是一个人在家自己和自己玩 2020-03-18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郑在欢多数时间宅在北京南五环的家中,做一份动漫编剧的兼职,同时整理他接下来将要出版的小说集。今年春节,郑在欢没有像往年一样,回到老家河南驻马店,...
[访谈] 葛水平:世界的本质就在于它有一种味道 2020-03-18
我的写作是因事而发,又由事而生情。在写作中似乎很少考虑读者,我只考虑我笔下的人物,他们是我生命向已有的过去延伸的努力。 葛水平会写作,小说、散文、诗歌都有涉猎;水平...
[访谈] 贾平凹:当起“小编”,为“疫”线战士加油 2020-03-18
在我的故乡大兴安岭,庚子年的春节与以往的春节似乎没什么不同,含有福禄寿喜字样的春联,依然在门楣左右对称地做着千家万户的守护神……但今年的春节又与以往有所不同,拜年...
[访谈] 军旅小说应在思想上求突破 2020-03-18
李尚财:军旅文学在世界上有一种更为通行的说法叫“战争文学”,后来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军事文学”以及再后来的“军旅文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处于和平年代,“战争文学...
[访谈] 贺桂梅、张莉:关于四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与性别文化的对谈 2020-03-18
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 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性别问题是普遍的、日常的问题 张莉: 很高兴和贺老师有这样一个对谈。你是非常早进入中国女性写作现场的研究者,...
[访谈] 物理学家李淼:如何给孩子讲关于外星人的事 2020-03-17
1898年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写下了第一部关于外星人的科幻作品《星际战争》,小说中,火星人攻击伦敦,这些火星人长得很像章鱼:有一个圆圆的肚子,有三条章鱼一样的爪...
[访谈] 冯骥才:书房是作家不设防的写作场 2020-03-17
要进冯骥才的书房,得先经过一个走廊,阳光从书房的窗户照进来,在走廊里留下黑白的剪影。这些特别的剪影印在冯骥才的心里:每天去书房,就像要先经过一个只展水墨的画廊。...
[访谈] 王树增:写作是在探求我们民族顽强的生命力 2020-03-17
我写的是非虚构文学作品,着眼点是人的命运、人的生存状态。刻画人物需要细节,需要当时时代情境之下鲜活的人物细节。 王树增 有人问王树增:作品中有没有鲜为人知的东西? 他...
[访谈] 任林举:既要有摘果子的敏感 也要有挖根子的深刻 2020-03-16
任林举在洮南市碳窑村采访 2019年下半年,作家任林举开始了一次特殊的采访,这一回他走过了很多此前并不大熟悉的城镇和村庄,为一部反映吉林省脱贫攻坚历程的报告文学作品寻找...
[访谈] 何建明:拥抱现实的写作者 2020-03-16
尽管在北方居住了40余年,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好听的男中音里,还是时不时会蹦出几个难以湮没的南方口音。 因为年初的一个写作计划,意外“滞留”在上海,何建明决定再次...
[访谈] 普玄:疫情正在过滤和重建我们的世界观 2020-03-16
我们过去总在说“人民”,这次忽然明白了,什么是人民?那些每天在配合防疫,自发做出必要的、微小贡献的人,就是人民。“人民”不再是空话,就是每天都在眼前的一个个真实的...
[访谈] 我们已进入一个微影视时代——专访电视编导王国平 2020-03-13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中国,据说每天有4亿人次“一起上抖音,抖掉不开心”,还有2亿人次在快手上“记录世界,记录你”。 对王国平来说,近年来站上风口浪尖的网络短视频并不是什...
[访谈] 如何提升孩子的汉字修养 2020-03-13
张大春 不久前,台湾作家张大春的代表作《认得几个字》推出了十周年珍藏版。在新版推出之际,他与“小象汉字”的创始人刘良鹏在分享会上一起向大家讲述了汉字背后的文化意义。...
[访谈] 王蒙:永远不要说文学要衰微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花城》访谈实录 2020-03-13
文学期刊是文学史的一个侧影,它承载着文学与时代的记忆,折射出社会语境的变迁,更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骨。2019年,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以《花城》杂志创刊四十周年为...
[访谈] 世界文学和青年写作——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第三期)对谈(节选) 2020-03-12
嘉宾(按发言顺序) 金理、何平、方铁、黄德海、黄荭、范晔、周嘉宁、张定浩、默音、何同彬、方岩 地点 复旦大学 时间 2019年7月 金理(学者): 人必须借助多面镜子、多重视野才...
[访谈] 毕飞宇:涉及灵魂的东西时常和泪水无关 2020-03-12
答庞羽五问 庞羽:毕老师,先问一个问题,我注意到您的写作风格在九十年代的文风转变,比如从《祖宗》到《青衣》有很大的变化,我想问问您,对于青年作家来说,如何寻找到一条...
[访谈] 写完书房一物一景和市井奇人奇事
疫情之下冯骥才“宅”出新长篇 2020-03-11
随笔集《书房一世界》,辑录了冯骥才77篇精妙短文,每篇皆以书房中的一物一景起兴,娓娓道来,串联起人生的细节;一同上架的《俗世奇人》(叁),则由十八篇短篇小说连缀构成...
[访谈] 张晓琴vs谢腾飞:每只猫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20-03-11
张晓琴,女,兰州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等,出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