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阿姆的人,看到她精神矍铄、行动敏捷的样子,很难相信她已经是一位67岁的老人了。在本届会演闭幕式文艺演出的排练现场,记者见到她时,她一身藏族装束,安静地坐在座位上...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伟大祖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各兄弟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屉过程中共同缔造和发扬光大的。藏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历史上曾创造出自己光辉...
一位母亲阵痛的声音 沐浴着整个苍宇 无规则的翅羽占据 无规则的世界 此间 语言与文字守护人类 足足千年万年 惟有诗歌 以长者的姿态 目送春天自大地 离去 ──阿库乌雾《春殇》 已...
【内容提要】本文对西藏史籍中的木雅王占卜传说的内容进行了考察,通过与敦煌变文及相关汉文典籍中同类情节的比较,并结合对该故事所隐含的文化观念的分析,可以确认其源于汉...
在藏族古典文学的百花园里,有一朵和其他花卉并蒂开放、喷放着诱人香气的奇葩,这就是哲理诗格言。格言的作者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吸取人民的智慧,总结人民的生...
仓央嘉措孤独而短暂的一生充满了各种谜团,几百年来,他写就的文字被称作情诗广为流传。历经各种演绎后,仓央嘉措的情诗已是真假难辨,其情诗的译本更是纷繁。 六世达赖喇嘛仓...
摘要:本文对表演理论在中国民俗学领域近30年间的传播和实践历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该理论得以传入中国并被接纳有着多方面的内在因由,既与新时期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形势相适...
部分藏族古代的文学作品是反映宗教内容的,其中包括宗教与其他上层建筑之间的联系。这些宗教文学作品,即藏族本教文学与藏传佛教文学,具有极高的文化学价值。 一、本教文学作...
在藏族文学史上有三部史传文学值得一读,这就是《米拉日巴传》、《嘎旦嘉措传》和《夏格哇传》,这三部传记文学都有大量佛家道歌附录其后,它们传记加道歌的体裁,深为广大读...
内容提要:直到20世纪下半叶,研究者逐渐开始对民间故事原文的创造和讲述者的深入研究,这个学术潮流改变了民俗学的方向。本文大致介绍了有关这个转变的历程、理论领域和研究...
一、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在审视2007年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成果时,我们或许会感到一丝欣喜,些许宽慰。虽然我们并没能全然改变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偏居一隅,不被主流学...
《松巴谚语》这一名称是根据这份材料的最末一句话而定的,这句话是:伟大的松巴谚语终。松巴是古代吐蕃五大地区之一,《唐书》上叫苏毗,也叫孙波。大致在今西藏北部和青海南...
一、西藏佛教文学 虽然藏族文化不等于佛教文化,但佛教文化在藏族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同样,藏族文学不等于佛教文学,但是佛教文学或者说僧侣文学在藏族文学中占有相当...
据更敦群培的妻子次旦玉珍口述,她和更敦群培是在昌都结缘的:1941年,更敦群培从印度回西藏考察时,在昌都作短暂停留,玉珍正是在这时与更敦群培结缘的。当时,更敦群培住在一...
【内容提要】 本文基于学者们以往的田野调查资料以及笔者的田野调查,梳理了阿尔泰乌梁海部族史诗演唱传统的历史变迁,并从史诗演唱传统的文化空间背景、艺人和听众等五个方面...
一、神话研究 这方面首先应提的是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其中神话是研讨的中心。以《司岗里》为代表的佤族神话形态完整地具备形象、叙事、仪式、祭司、习俗、圣地等要素...
1903年,当人类刚跨入20世纪,在现代藏族历史舞台上将扮演重要角色的一名非凡的人物--更敦群培在青海热贡(现同仁县)的一个山村双朋西诞生,并在家乡度过了风华正茂的青少年...
2007 年, 《民族文学研究》第2 期设立创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笔谈栏目, 关纪新有感于少数民族文学在主流文学史叙述中的时常缺席情况, 在该栏目上率先提出并论述了创建并确立中华多...
内容提要 经历了不同的历史背景转换、生产方式的变迁和文化的整合重构,近现代科尔沁音乐在题材和体裁上呈现出多样性和变异性特征。其中篇幅浩大、内涵丰富的长篇叙事民歌反映...
雕版印刷起源于南北朝后期,后来被活字印刷代替。1000多年过去了,印刷术已经发展到了电脑照排和高速彩印的时代。而在我国藏区的德格印经院,现存着古老的雕版印刷技艺,几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