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绿光芒》:岁月的温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齐童巍 参加讨论


    
    梅子涵的《绿光芒》已经出到第二个版本了,在我的记忆里,却还清晰地记得当初一篇篇作品络绎不绝地登载在晚报上的情景。在桂林公园、康健园畔的那座校园里,平日里期待的有两件事,一件是每周的上课,另一件就是每月一期的“夜话”专栏了。半天的课,虽然要从中午一直到夕阳西下或者夜幕降临的时候才意犹未尽地结束。散了课,几个同门有时会一起去食堂吃个饭。有时,梅老师会和我们一起走去路口的那家“丰裕”,请我们吃生煎。课堂的场景,一直让我想起费孝通在《留英记》里写的伦敦政经学院里马凌诺斯基那个房间的“习明纳”。但是,哪怕上了三年的课,也总没有时间,像在夜话里的文章所说,听老师讲许多旧的、新的生命细节。而且更重要的是,当用文字将这些细节恭恭敬敬地写下来,固定在纸张上,出现在我们面前,就会有文字才有的仪式感和崇高感。
    在我的印象里,梅老师总是疾步如飞、思维敏捷、妙语连珠的。半开玩笑的,他会和孩子们打趣道,不要叫我爷爷,可以叫我哥哥。毕业后与他的见面,总是匆匆。坐在台下,梅老师清朗而充满诗意的声音在台上响起,总是有重回课堂的感觉。今年有一次在一起开会,幸而会前有一些闲暇的时间,在傍晚清净地散坐闲聊,去街巷走走,请我们尝路边小店里瓶装的老酸奶。尽管精神矍铄,但也总不免岁月的袭扰。从这个角度来看《绿光芒》的话,这些文字所展现的正是经历了岁月淬炼、内心咀嚼之后的,长时间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梅老师敏感、宽容、温厚心灵的生活足迹。
    对于不需要记住昨天,不需要时时在脑子里不断认真地、用心地打理着接踵而至、扑面而来的丰富生活片段,不需要与自己的念头搏斗的人来说,生活可以变得很简单。应付每日的工作、生活就足矣。可是有的人却做不到啊。这实在是因为不用文学的方式抒写出来,就不足以倾诉内心的“折磨”,不足以找到一个地方安放自己的那颗“不安”的心。借宿、快递、呕吐、吃饭、看望、粽子、台风、唱歌、过年、落叶,说起来,哪一个不日常,谁还没有多多少少地经历过。但是,却很少有人如此深情地去注视着、体味着这些生活点滴,去记录自己与很多的人们擦身而过时心灵闪亮的瞬间。
    面对他们,心里是有歉疚的。这是因为岁月往往会迟迟地、迟迟地才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迟到什么程度,迟到当还能接续上那些动人情境的时候,我们往往都还没有意识到应该那样去做,也没有那样去做,毕竟人生是一条不能掉头的单行道,所以就有了无法弥补的遗憾。生老病死、聚散离合,都散落在时间的河流里。时光变迁,但是哪一时代的人,不是生活在自己的时代里,生活在各自的缺憾中。就算是技术得到极大发展的科幻文学里,当一切的物质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到头来,也依然是心底的失落或对技术的反叛。人之所以为人,也就在于每一个个体的些微痛苦,无论这痛苦是来自于生理还是心理,来自操持着什么工作的人,只要发生在人的身上,就不再是一个物理性的存在,都值得被了解、被“治疗”、被感同身受。
    面对他们,心里是有恭敬的。他们是校长,是卢明华、钱忠群,是快递员、是保安,是王捷,是天天挑着粪桶的女人,是买花的夫妇,是修自行车的人,修电灯的人,是小区里的清洁工,是衡山路上交谈着的老人,是修拉链的阿姨。其实人和人之间是不需要畏惧的,不需要仰望和居高临下的。只要从人的本体去观察,从事再简单体力劳动的人,就像文中买花的夫妇、修自行车、电灯、拉链的人,仔细与他们交谈,就能看到他们为了生计认真而执著努力的样子,就能听到超出了自己知识、技能范围的令人恭敬的生活经验。更何况,有的文章还是关于普通而自然的“优雅”的,那是切成小片浇了一点麻油的大头菜再配上一碗泡饭,那是马卫96岁的外婆。读了《样子》,坐在地铁上,有时候会去观察,是否有文中那样的穿越历史风霜而来的细声交谈的老人。和建筑、街道一样,人的打扮、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同样也是历史的景致,也不能够永远地存在,也会随着时间而变迁、而消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绿光芒》中的群像,成为了通向历史景深的一个个路标。当许多生命景致随着这样的路标汇聚起来的时候,就真的成了铺满绿光芒的历史之路了。
    而这一切的一切,最终能够实现,终究还是需要有文学作为依托,在不会用文学去记录的人那儿,即使成为心底的念想,成为家人朋友相聚时的聊天内容,但是在岁月的无情汰洗面前却很难叠加成为一种能抵抗时间侵蚀却又被时间深深浸润的温暖力量。在这种力量面前,关于这座城市,关于许多城市、村庄,关于今天、昨天也关于明天的文字,才会成为许多人生命轨迹的见证和共鸣,才会带有由岁月而来又能穿越岁月向着未来而去的温度。因此,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绿光芒》会成为那么多人共同的阅读对象,会感动那么多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