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认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反应的是苗族迁徙到彝族地区的时候与汉族的一系列战争,而不是反映蚩尤与黄帝的战争。史诗所反映的迁徙路线,也不是从黄河中下游迁徙...
【民风】 四川大渡河畔乌史大桥乡二坪村的彝族同胞有一种很奇怪的习俗,那就是他们每晚推石磨时要唱民歌,而且一唱就是几个小时:这山望着那山高,那山望着这山高,但是我们这...
摘 要 】本文以布洛陀文化为背景,试图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重新深入布洛陀经诗的文本内容与演唱情境 ,依据经诗祈求福祉、禳解冤怪的两大功能,探索其中涵盖的创世史诗、早期英雄史...
题记:在丹寨县委、县人民政府及贵州省诸多部门的重视支持下,笔者搜集整理译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苗族贾理》,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它是一部文化内涵十...
黎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百越族群的后裔。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黎族人口为1,248,022人,主要分布在海南省、贵州、广东雷州半岛、广西、浙江、云南等地...
论文摘要: 在壮族民间师公教祈雨仪式中经常被唱诵的壮族英雄史诗《布伯》塑造了一个多次与雷公斗争、为人间解除干旱的人间英雄形象。在泰国东北部,解释芒飞节起源的神话《青...
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获得者王松专访 他甘于默默无闻,大半生投入在收集整理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中; 他提出傣族有500多首长诗的论点引起学界的震惊; 他不懂傣文,却...
【编者按】流传在广西右江流域的嘹歌是壮族文学史上最嘹亮的长篇山歌。嘹歌因歌唱中反复出现嘹嘹这一衬词而得名,它以艺术的手法记录了明代时右江流域的自然风物和各种社会现...
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无固定曲谱的民间合唱艺术,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歌唱劳动、歌唱爱情。侗族大歌主要流行于中国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和广西三...
内容摘要 :以史诗《莫一大王》为代表的壮族及其他壮侗语民族口头叙事中存在一类特殊的缺憾循环类母题,通过运用二元对立与符号矩阵的分析方法,揭示此类母题的对立结构,探索...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流传于闽西地区的两类民间故事的分析,揭示了其历史文化渊源,这一研究表明,在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学术视野中,看似荒唐无稽的民间故事实际上有着深厚的...
[摘 要]民间叙事研究主要通过民间流布的口传或书面的叙述文本,探讨不同于文人写作和官方主流意 识的文化系统。研究这个系统不仅可以使叙事学理论得以扩展和深化,同时有助...
摘 要 :口头叙事是表达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文章通过对京族口头叙事中的迁徙与家园主题的阐述,呈现了在京族叙事中迁徙叙事的渐趋隐匿与家园构筑的过程。迁徙的隐匿并不意味...
朋友,当你来到中国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的瑶寨做客的时候,那里瑶族青年的一首《流水欢歌迎客来》的蝴蝶歌就会在村前唱响:蜡烛结蕊灯结彩,百花争春朵朵开,叠叠青山对...
黎族民歌 海南历史的一面镜子 海南民歌犹如浩瀚南海盛产的珍珠,熠熠生辉,采之不尽。海南民歌是海南历史的一面镜子,是海南人民生活的写照,其题材十分广博,内容极其丰富。...
[内容提要] 尽快对彝族克智诗歌抢救保护与传承。彝族人民居住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筑就成了彝族克智诗歌独特的文化圈。彝族克智诗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千古传承的艺术载...
某个传说的起源问题,属于发生学的问题,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问题,它还涉及到一个传说作品何以会产生,何以会在某地或山川阻隔的不同地方产生,以及在什么样社会的、心理的...
内容摘要: 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是离不开女性的。其中,口头传统文化更是如此。傣族以其浩瀚的诗歌著称,有自己的诗歌传承人。在现代化的潮流冲击下,各地傣族的诗歌发展...
【内容提要】廪君叙事与向王叙事代表了不同时代土家族民众的文化认同。明清之际,廪君叙事主角逐渐被向王天子取代,而向王叙事中也糅合了廪君的事迹,并大量出现在民间地方志...
[摘要]现存的《阿诗玛》文本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口头文本、源于口头的文本和以传统为取向的文本。本文借鉴口头程式理论、表演理论、民族志诗学等学术资源,通过对《阿诗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