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民族文学] 傣族叙事诗的文本形态 2017-10-27

    一、傣族诗歌的现状:口头诗歌和书面诗歌并行发展 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大部分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历史文化都是口耳相传的。傣族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很早就创造了傣文,从此以后,...

  • [民族文学] 《阿诗玛》叙事话语的变化对民间文化研究的反思 2017-10-27

    【内容提要】 作者从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阿诗玛》整理改编的历史梳理出发,认为更多的学者只是从历史的角度切入民间文化的研究,这种研究态度形成了当今中国民间文化...

  • [民族文学] 壮族民歌的审美透视 2017-10-27

    自古以来, 壮族就是一个酷爱歌唱的民族。壮族民歌的触角插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用歌问路访寨, 用歌迎宾接客, 用歌寻偶择配..千千万万首壮歌, 如涓涓细流, 汇成浩瀚的歌海, 因...

  • [民族文学] 侗族大歌:因和谐而生 2017-10-27

    侗族大歌与自然有关系? 侗族大歌与侗族建筑有关系? 侗族大歌与侗族稻作文化有关系? 侗族大歌与侗族本土制度以及社区伦理有关系? 不错,侗族大歌存在于以族群和地域为特征的自...

  • [民族文学] 天下第一部图载歌书:《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 2017-10-27

    歌书 2007年6月2日,翻译整理出来的一部壮族歌书在昆明召开的学术座谈会上与专家学者见面。这是一部山歌体作品,应用图案识别歌名,其表现形式是男女青年见图便使用壮语...

  • [民族文学] 傣族《兰嘎西贺》故事不同版本原因初探 2017-10-27

    [摘要]云南傣族地区流传着很多关于《兰嘎西贺》的故事版本,而泰国的《拉玛坚》故事并不是其唯一的源头。究其原因,与历史上东南亚一带宗教传播的复杂性有关,同时,也与民间...

  • [民族文学] [李斯颖]侗台语民族歌谣格律比较研究 2017-10-27

    论文摘要: 侗台语民族作为语言学研究上的集合体,在歌谣文化中保留了诸多不可忽视的共性。由于语言发音方式、节奏与审美、文化表达等多方面因素,她们的歌谣格律依然保持着脚...

  • [民族文学] [李斯颖]壮族布洛陀与瑶族密洛陀神话比较 2017-10-27

    内容摘要: 壮族布洛陀与瑶族密洛陀神话在流传区域上有重合,神名上有雷同,且神话母题中也颇多相似。在母题叙事链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神话比较,可发现其内在联系与共性,探究...

  • [民族文学] [李斯颖]布洛陀神圣叙事的界定及其文化内涵 2017-10-27

    内容提要: 布洛陀神圣叙事是壮族及其先民信仰和文化的重要板块。布洛陀神圣叙事以布洛陀经诗、神话、古歌等多种口头传统形式而存在,以“神圣叙事”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有利...

  • [民族文学] [屈永仙]隐去的傣族章哈 2017-10-27

    翻看以往在德宏做的那些田野调查照片,发现驱鬼念巫的是老妇,跳舞唱歌的也是老妇,演傣戏的更是老妇,年轻人去哪里了?都去外面打工了。 再来看看西双版纳的图片,舞台是年轻...

  • [民族文学] 阿扎河歌舞街:快乐的多声部 2017-10-27

    阿妈正为17岁的侬简帕精心打扮 哈尼族6月节里的阿扎河歌舞街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普思成则和她的老伴刘登品向笔者讲述当年的经历仍激动不已 不久前,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民族文学] [徐新建]无字传承“歌”与“唱”:关于侗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 2017-10-27

    【内容提要】 本文在黔东南小黄侗寨等地的田野考察基础上,分析侗族民歌的文化特点,强调从歌和唱的角度,对少数民族的无字传统和口头遗产进行音乐人类学研究。 【关键词】 侗...

  • [民族文学] 苗族歌鼟:夹缝中的艰难生存 2017-10-27

    靖州喜盈门民族艺术团成立于2007年,现有歌师14人,民间歌手32人。其中有苗家四姐妹、童声合唱团山寨小百灵等组合。 苗族歌鼟的鼟(tēng)字着实是个生僻字。但是,从2006年在中央...

  • [民族文学] 南方民族叙事形态的“欲求”因素与人物结构 2017-10-27

    [摘要]南方各民族叙事形态的创作主体或作品里的人物,都表现出一种发自深层的内在欲求。它们是主体创造作品的动机,也是作品里人物外在行为的依据、故事情节发展转变的驱力。...

  • [民族文学] [屈永仙]论傣族诗歌传承的困境与机遇 2017-10-27

    傣族是百越民族支流,据史料记载,傣族发源于中国东部江浙一带,携带着河姆渡水稻文化向西、向南迁徙。他们选择适宜于种植稻谷的地方,沿澜沧江、金沙江、怒江到西双版纳、临...

  • [民族文学] [屈永仙]傣族口头传统中的诗歌韵律与曲调分析--以德宏、西双版纳和新平傣族 2017-10-27

    内容提要: 傣族是一个喜爱诗歌的民族,在诗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韵律和曲调。常见的韵律是“腰脚韵”,而曲调则多种多样。西双版纳、德宏等受到佛教影响的傣族一般都...

  • [民族文学] [屈永仙]寻找傣族叙事诗 2017-10-27

    屈永仙,傣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南方民族研究室。2006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得历史学与法学双学士学位;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法学硕...

  • [民族文学] [文静]排烧苗族口头叙事的二元性对立结构 2017-10-27

    无文字民族的口头叙事,其特有的叙事范式和叙事态度,传达出一个民族固有的象征传统、价值传统和文化模式。贵州省三都县排烧大寨苗族与自然有关的口头叙事文本中,涉及动物的...

  • [民族文学] 阿诗玛:流淌在血液的歌 2017-10-27

    在文化部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继承人名录中,66岁的王玉芳和54岁的毕华玉作为民间文学《阿诗玛》口传文化的代表同时在列。 但他们两人演唱的《阿诗玛》又有不同...

  • [民族文学] 排烧苗寨口头故事访谈 2017-10-27

    【摘要】 散文体民间叙事的文本采集,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听叙事者讲述,然后根据自己的记忆整理出来,如果讲述者当时是运用民族语讲述,在整理的时候还有一个翻译的过程...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