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浒传》主题思想的研究 ,学术界众说纷纭 ,看似各有道理。我认为,讨论这个问题必须以一个确定的版本为基础才有意义。由于《水浒传》从史书记载、民间艺人流传,到各色文...
斯蒂格·拉森的风格,常常像个无名小岛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本《龙文身的女孩》仅看书名,觉得仿佛是秀腿花拳的货色,让人眼花,骨子里是轻的。在新书日日新(甚至几小时刷...
可以说,李瓶儿是《金瓶梅》中的二号女主角。张竹坡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评价人物时说:“金莲不是人,瓶儿是痴人。”我虽不太认同他对潘金莲的评价,但对瓶儿的透...
作为元明清小说的集大成者,《三国演义》的作者究竟是谁? 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脱口而出:罗贯中嘛。但是对于这个说法,几百年来,学界一直都存有争议。 关于《...
新的《剑桥中国文学史》正在编撰中,我负责编辑第一卷,包括上古至元代文学部分;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负责编辑第二卷,包括明、清以及现代文学部分。在我的研究生涯中,我常常...
中国自来有“少不读《西厢》、壮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此说是否有典不详,但它的意思人人通晓,无非提醒国人在某段年龄读某部作品可能社会效果不良罢了。今天...
(一)李瓶儿招赘蒋竹山的故事 第16回写李瓶儿对西门庆说:“到你家住一日,死也甘心!省的奴在这里度日如年。”第17回写她对西门庆说:“谁似冤家这般可奴之意,就是医奴的药...
编者按: 昨天下午,沈伯俊教授登上《扬州讲坛》,主讲“《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 沈伯俊,现任四川省社科院哲学文化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兰陵笑笑生”究为何许人?李开先、屠隆、贾梦龙、贾三近、谢榛、汤显祖、王稚登,研究者相继列出50多人! 《金瓶梅》第一百回收尾处插入两句诗:“三降尘寰人不识,倏然飞过...
7月25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很“晃眼”。报道说,梁山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故事的核心发源地,水浒文化底蕴丰厚。有《水浒传》研究专家认为,《水浒传》不仅是...
●公孙胜为何以“入云龙”为绰号? 公孙胜在梁山的地位比较特殊。尽管他经常不在梁山,不是四处云游,就是回乡尽孝修道,但梁山的重大军事行动都离不开他的重要作用。最让他出...
“水浒”的人物描写,向来就受到最高的评价。所谓一百单八人个个面目不同,固然不免言之过甚,但全书重要人物中至少有一打以上各有各的面目,却是事实。记得有一本笔记,杜撰...
●宋江的绰号为什么叫“呼保义”? 《水浒传》中的宋江有两个绰号,一个叫“及时雨”,一个叫“呼保义”。“及时雨”的意思很好理解,作者在十八回介绍宋江时说:“平生只好结...
《新刻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写:“那时,山东省阳谷县有一人姓武名植,排行大郎,有个嫡亲同胞兄弟,名唤武松。”武松因思想哥哥武大,“来到清河县地方”。在景阳岗打虎后,“...
《金瓶梅》从出世以来人们就想知道它的作者是谁,见过手抄本和初刻本的明朝进士沈德符在他所著的《万历野获编》中写:“闻此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说的很客观,只是“闻此”...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第一部用白话文体写成的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在中国,想要找一个没有听过水浒故事,不知道武松、李逵、林冲、鲁智深、宋江...
周亮工《书影》卷一云:“《水浒传》相传为洪武初越人罗贯中作,又传为元人施耐庵作。近金圣叹自七十回之后断为罗所续,因极口诋罗。复伪为施序于前,此书遂为施有矣。”按《...
大街上的孩子 我记得,早在二十多年以前,维迪亚达苏莱普拉沙德奈保尔就被英国某评论家称为是“没有写过一句败笔的作家”。这句话形容一个在世的作家,评价相当高了。几十年间...
法律和伦理,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大支柱,无论哪朝哪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被统治者亦多所依倚。法律对社会的秩序进行管理,违律要受惩处;伦理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违理...
一、《金瓶梅》评点有了第四家 明清时期的《金瓶梅》评点有三家。第一家,《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简称崇祯本,每回均有眉批、夹批,而无回评。崇祯本评语是古代小说批评的一宗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