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英美文学] 好读和耐读的日本经典 2017-10-29

    这是一些节俭然而又能尽兴的文字。随意记来,常有教训,偶尔让人有不适之感。如果是一位老人,饱经沧桑,这样的姿态就会得到原谅。可是现在的读者连这样的老人也不愿意原谅了...

  •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是汪道昆? 2017-10-29

    《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金”、“瓶”、“梅”三个字,在小说中是指三个如花似玉的女人:潘金莲、李瓶儿和庞春梅。这三个女人都是书中男主角——西门庆的小妾...

  • [英美文学] 马尔罗:以心灵和想象触摸历史 ——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 2017-10-29

    一 在出版于1943年的《阿尔腾堡的胡桃树》中,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借主人公万尚·贝尔吉之口说:“人的意义不在于他隐藏了什么,而在于他做了什么。”其时他在圣夏芒韬光养晦。...

  • [英美文学]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35—1910) 2017-10-29

    马克·吐温是我国读者很早就熟悉了的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大作家。青年时代曾在密西西比河上当过水手和领航员。 “马克·吐温”——是水手的术语——“两寻”的意思。所谓“两寻”...

  • [明四大奇书研究] “西游戏”与《西游记》的传播 2017-10-29

    长篇章回小说《西游记》在“唐僧取经故事”历代传播积累的基础上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西游戏”占据着重要位置。长篇小说《西游记》问世之后,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西游戏”,对《...

  • [英美文学] 土耳其文学如何走向世界 2017-10-29

    30年前,如果你走入世界任何地方的书店,能够找到的土耳其文学作品皆屈指可数。那时,只有寥寥几位土耳其经典作家被翻译成其他语言:纳泽姆·希克马特(Nazim Hikmet)、亚沙尔·凯...

  • [英美文学] 《长恨歌》与“海伦噩梦” 2017-10-29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但今人颂读这首长诗时,大多只是在“抽象欣赏”而已,并不见得是李隆基、杨玉环的“知音”。冯友兰先生倡导过道德的“抽象继承”,我以...

  • [英美文学] 《外套》与“创造性的读者” 2017-10-29

    一辆马车在门口停下,车门打开了,从里面弯着腰跳出一位穿制服的绅士来,一直跑上台阶进了屋。柯瓦廖夫既害怕又惊奇地发现,那正是他自己的鼻子。 ——果戈里《鼻子》 “果戈...

  • [英美文学] 抚摸老虎的快乐 2017-10-29

    一个法国观察家这样说,上帝创造猫,是为了让人体验抚摸老虎的快乐。上帝对待人类是否会如此体贴我不知道,但人类养猫的主要目的我觉得应该是从理解猫中获得一种认知的乐趣。...

  •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姓“金”不姓“黄” 2017-10-29

    《金瓶梅》由于有不少性描写,自问世以来备受争议。如何看待书中的性描写?《金瓶梅》究竟是不是“淫书”?这是所有《金瓶梅》的读者和研究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金学”专家...

  • [明四大奇书研究] 《西游记》:从小说向影视的转型 2017-10-29

    随着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和物质手段的不断完善,人类创造出了包括文学、电影、电视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使用的媒介和表达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作为人类共有、共享的...

  • [英美文学] 多维度的二人组合 2017-10-29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小说家大江健三郎2006年岁末曾为他的朋友和读者准备了一份礼物——一个装帧精美的黑色纸匣,醒目地写着“おかしな二人組”(中译为“奇怪的二人配...

  • [明四大奇书研究] 曹操是“宽宏大量的”吗 ——从叙事、评议与抒情看《三国志》的写作特色 2017-10-29

    汉末大乱,群雄纷争,三国鼎立,终归于晋,这是一个种种幻想急遽破灭的时代,也是一个英杰辈出充满希望的时代。站在西晋初期思想家、历史学家的高度述评这个时代的重要人物和...

  • [明四大奇书研究] 浅谈《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 2017-10-29

    《三国演义》一共写了四百多个(亦说是1191)人物,其中有几十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如张飞嫉恶如仇,粗豪爽直,而又从善入流;刘备仁厚爱民,虚伪做作;关羽神武神勇,讲...

  • [明四大奇书研究] 《三国演义》的启示——谈谈历史题材创作的“边界”问题 2017-10-29

    近年来随着历史小说、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大量涌现,关于历史题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创作的一般原则问题也渐渐受到文学理论与批评界的关注。应该说,对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学...

  • [明四大奇书研究] 从《三国演义》看街亭失守的经验教训 2017-10-29

    《三国演义》是以为、汉末年至晋朝初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典文学名著。由于它介于历史和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作品具有再现社会生活的属性,尽管它存在小少虚...

  • [英美文学] 马哈福兹:文学是对现实的变革 2017-10-29

    1 去世前一年,通过向朋友口授的方式,1988年诺奖得主、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创作了最后一部描述来世的短篇小说集《七重天》。在为该作品举行的一个宴会上,接受美联社记者...

  • [明四大奇书研究] 《水浒传》之李卓吾评语 2017-10-29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李载贽曰:水浒传事节都是假的,说来却似逼真,所以为妙。常见近来文集,乃有真事说做假者,真钝汉也。何堪与施耐庵、罗贯中作奴! 第二...

  • [英美文学] “高墙与鸡蛋” ——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演讲 2017-10-29

    我作为一个小说家,换句话说,作为以巧妙说谎为职业的人来到这里、来到耶路撒冷市。 当然,说谎的不都是小说家。诸位知道,政治家屡屡说谎,外交官和军人说谎,二手车推销员和...

  • [明四大奇书研究] 论《金瓶梅》“廿公跋”的作者鲁重民 2017-10-29

    所谓“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卷首有三篇序(跋)言,这就是“欣欣子”序、“廿公跋”、“东吴弄珠客”序。其中“廿公跋”最短,只有92个字(“廿公书”三字不计)。但这短短的跋...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