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赵毅衡 主持人:王晓路 王晓路主持:各位代表,各位专家,根据大会的安排,我今天下午来做一个友情客串,很高兴也很荣幸。赵毅衡老师是南京大学英文系统本科,中国社...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青年时期的第三个剧本。这是一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的戏剧,也可以说是一部平民的悲剧。它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的阶级矛盾,明确地指出封建统治阶...
与新中国同龄的维吾尔当代文学进入21世纪之后面临着一种全新的挑战,那就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和冲击。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危急的历史条件下回顾本民族文学走过的漫漫历程是...
自我于1995年提出中国文学理论的“失语症”以后,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或论争,赞成的、反对的都不少,直到现在这种讨论仍在进行之中,例如,陶东风教...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中唐的寒山无疑是一个“另类”。我们根本不知道他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因为正史中没有与其相关的任何记载,寒山身世如同迷雾一般被淹没在传统的洪流之中,...
文学批评家马塞尔·赖希一拉尼茨基的大名在德语国家可谓家喻户晓,他著述等身,曾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任文学部主任达十五年之久,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德国电视二台由...
在《面纱》出版不久,毛姆马上就面临着一场始料不及的诉讼——当时,故事发生地香港的助理布政司雷恩,称毛姆在小说中恶意中伤他本人,因为小说中的人名地名乃至事件都和他本...
一、多元差异性: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批评 比较文学作为现代人文学科的一支显学,其理论核心一直徘徊于西方思想史的影子当中,如果抱怨其学科思想也存在着西方...
死亡是海明威小说创作的重大主题,从1924年他25岁时发表的最早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这个时代》,到他死亡之前发表的,为他赢得了最高荣誉的《老人与海》,对死亡问题的探讨一直...
世上往往会有这样的奇事,一件极为平常的事物,在高明的作家手里,竟会笔下生辉,放射出奇异的光彩。他们往往拿一件小小的道具,能把作品中的人物与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
除了印第安人的口头文学和殖民时期的一些零散诗歌外,狭义的美国文学不足200年的历史。但这200年见证了美国文学从无到强的长足发展,而这一过程,按照朱振武教授在《美国小说本...
一 、名称和用法:一个比较文学的分析主义分析 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分析主义哲学,认为语言是生活的边界,生活的意义来自于辨别其语用学用途;分析主义的有限理性主义追求理...
读安妮·普鲁的《近距离:怀俄明故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1月),我惊讶于这个美国老太已被岁月风干的身体里,所蕴藏着的活火山一样几乎可以随时井喷的激情。她把这种激情,...
以古典文化遗产为突破口,就整体的人类学反思而言,意味着恢复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在人类整体社会历史文化中的位置,有效消除欧洲中心主义,重归人类学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本源性...
一、比较文学作为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作为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文化窗口之一,任何一个就读于80年代中国大学的学人,无不为它所携带的异域信息及其与自我的比对所感染,并因此而以前...
对19世纪英国文学的研究,近年比较重视其文学社会学的意义。纽约的皮尔邦·摩根图书馆兼博物馆现正在举办“维多利亚时期畅销书展”,将持续到下月6日。该馆利用自己相关的丰富...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发起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的讨论,已经将近一年,编辑部希望我对此发表一些看法。关于这个话题是我在几年前提出来的,当时仅仅是为了谈自己在研...
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间,中国人生活的空间大大拓宽。借助高科技,人们能快捷地获取最新的信息,那些曾经可望而不可及之地,旋即置身其中。当今日之中国与西方越来越紧密地发...
从苏童身上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因其创造的独特形象,在使法国公众接受中国当代文学时起到不容怀疑的作用。但电影在为苏童吸引了异域关注的目光的同时,也对异域观者产生了诱导...
一 中国的德语文学研究(注:本文无意评价国内德语文学研究的方方面面,而是仅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检视近20年来国内德语文学的研究状况,希望能引起德语文学界 同行的思考,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