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家马塞尔·赖希一拉尼茨基的大名在德语国家可谓家喻户晓,他著述等身,曾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任文学部主任达十五年之久,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德国电视二台由他主创的“文学四重奏”节目更是屡屡创造百万之众的收视奇迹,以致在德国有“研究日耳曼学者不能不看‘文学四重奏”’的说法。拉尼茨基在节目里侃侃而谈,常常以最直接的方式对作家或作品施以致命的重拳,这使他继在公众之中获得“文学教皇”的美名之后又被作家们赠予了“文坛刽子手”的别号。作家们对他无不又恨又怕。二○○二年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发表了备受公众瞩目的小说《批评家之死》,这部瓦尔泽最获成功的小说描写了一个面目狰狞的批评家,长期以来津津乐道于挥舞手中大棒无情地给作家们发出“死亡证书”,这位批评家显然影射的是拉尼茨基,瓦尔泽也正是要借此出一口多年被此公肆意棒杀的怨气,恶毒地安排批评家不得善终地死于石榴裙之下;此书一问世就在德国文坛引起了不啻于一场七级地震的轩然大波,拉尼茨基随即在《法兰克福汇报》上火药味十足地指责瓦尔泽有反犹倾向,这可是战后德国作家谈虎色变的罪名。瓦、拉二人的是非恩怨先不去说它,就常理而论,作为一名享有盛誉的文坛老将,出手如此狠辣地丑化一位批评家正从反面说明了后者难以动摇的绝对的话语霸权。www.qikan.com.cnKA9DZit0OyB9Dy0Q 拉尼茨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平民意识。纳粹上台逞凶时他正在柏林读中学,由于其犹太身份而饱受罹难没有能够进大学深造,他在艰难地躲过那场空前的浩劫之后以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这使得他的评论文字中少了学院气。他本人也非常蔑视那种入式入套的学究文风,而只写普通读者能读懂的文字。拉尼茨基深信,优秀评论家的表达应该清晰而简单。为此他在写作中从来都离不开一本外来语词典,他宁可使用德语中勉为其难的表达,也绝不用外来语;除此而外,为了使表达的内容易于理解,他甚至常常不惜言过其实地大肆夸张,字里行间棱角分明,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个性跃然纸上。www.qikan.com.cnKA9DZit0OyB9Dy0Q 例如,一九八○年是奥地利大作家罗伯特·穆齐尔诞辰一百周年,在媒体的推动下,人们都开始关注起这位一度被遗忘的经典作家。在穆齐尔的生日十一月六日这天出版的《法兰克福汇报》的文学专栏里,拉尼茨基一如人们所愿地发表了一篇关于穆齐尔的酷评。文章着重指出:穆齐尔为之耗费十七年的时间创作的未完成巨著《没有个性的人》对读者的耐心和精力构成了极大的挑战,拉尼茨基将它比作浩瀚无垠的沙漠,当中虽有几处景色壮美的绿洲,但是绿洲到绿洲之间漫长跋涉的痛苦实在是不堪忍受:“没有受虐心理准备的人还是趁早投降为好。”当然拉尼茨基的目的并不是要阻止世人做“受虐狂”,相反他还竭力要促成大众了解这部作品,把这部作品请回到高级讨论课的讲堂上。对此他开出的药方是摘出小说中最精彩的段落篇章,重新编纂成一部篇幅在四百至六百页的集子,拉尼茨基信心十足地认为,这是挽救这部旷世名著唯一的有效办法。www.qikan.com.cnKA9DZit0OyB9Dy0Q 首先应该承认,“文学教皇”的这些惊世骇俗的言论倒不完全是妄说,《没有个性的人》是一部篇幅长达2172页的鸿篇巨制,相当于(《圣经》里《旧约》和《新约》的总和。小说几乎无情节可言,大多为不厌其烦的全景描写,加上主人公乌尔里希没完没了的断片式的思考。用普通读者的审美眼光看,的确毫无可读性。这也使得穆齐尔成为爱因斯坦式的作家:虽然名满天下,却又没有几个人真正读过他的作品,更不用说了解他的思想和作品的意义,所以拉尼茨基在文章最后发出了“拯救《没有个性的人》”的呼吁。希望一部经典作品获得社会支持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以为将作品浓缩一下就像建成了一条通往险峻山峰的缆车索道,能帮助普通游人快捷省力地登顶一览秀色,就大错特错了。www.qikan.com.cnKA9DZit0OyB9Dy0Q 在大众眼里,严肃作家不敌通俗作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就连以品位高雅著称的法国人前两年也只是选择了大仲马,而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伟大先驱普鲁斯特作为第六位作家入主巴黎先贤祠,就是一个直接而显见的证明。作为一名具有鲜明的历史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和思想者,穆齐尔的一生都表现出了与大众文化拒不合作的态度:他宁愿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放弃柏林大学的教职而甘愿做一名自由作家,因为他拒绝成为现代社会里循规蹈矩的庸人;此外他也曾明白地表露过对大获成功的通俗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和弗朗茨·韦尔弗的不屑。《没有个性的人》这部作品中集中描写了作家感官所及的物理现实,其中融贯了他对历史发展的可能性的无尽思考。他用在大学里从老师马赫那里习得的感觉分析的方法,通过感觉对日常世界进行的尽可能细致入微的临摹,努力体验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正在消亡的东西,上下求索地捕捉正在生成和即将生成的东西。穆齐尔坚持这样一种历史观:现代是从过去的胚胎里发育生成的,现代的人绝不可以全盘地抛弃孕育了当下的属于传统的母体,而在当时那个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现代性无情地绞断了当下和传统所连接的脐带,穆齐尔明知这一切是徒劳也要顽强地力图重新把当下和传统续接起来,恢复被科学理性排除出去的传统的生活意义。为此他单枪匹马地纵横于一切领域里寻找答案,在外部的物理世界中找,在此起彼伏的连绵感觉中找,在神秘莫测的冥思中找,在最新的科学实验里找,在陷入重重危机的哲学和文学理论中找。浸透了这部作品的全部感觉和思考承载了他寻觅真理的艰巨历史使命,这所有的感觉和思考不啻于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只能继续发展、成长,而绝不能肢解、斩断,否则就成了一节节残破的肢体拼装起来的没有生命的标本。再者,在穆齐尔探索真理的活动中,他想得更多的恐怕是怎样让自己的思想再努力往前一步,大概从未想过怎样去迎合普通读者的期待心理。因此,拉尼茨基所说的“挑选出小说中精彩的段落和篇章”也无非就等于选择大众能够理解的浅层次的、表象的内容,而将穆齐尔灵魂里涌现的更深刻、更有见地的思想剔除出去,这样买椟还珠的做法不仅稀释了作品本身,而且也从质量上降低了作品原有的高度,怎么可能担当起拯救经典的重任呢? 事实上,肢解《没有个性的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早在拉尼茨基写作此文的十二年前就充分暴露过一次了。一九六八年,专以讽刺为能事的前西德杂志《原宥》(Pardon)制造了一出轰动一时的恶作剧:该杂志的几位编辑给十四位名重一时的作家、批评家和文学学者.以及三十二家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出版社寄去了一份用打字机打出的八页篇幅的手稿,自陈是一位从事技术工作的文学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兹摘录其中一段,请收件人鉴定一下手稿的文学质量。其实这段文字摘自《没有个性的人》第一卷的第一一九章《反坑道和勾引》,恶作剧的始作俑者们只是把作品中的人物名字做了更换,其余部分基本上没有做改动。在做出回复的三十六封信中,不但没有一位鉴定者辨认出这是穆齐尔的手笔,而且这些回信都清一色地做出了否定性的批评,有的言辞还相当激烈,说什么作者感情虚假、表达幼稚,“充其量只有毫无品位的普通娱乐小说的水平”。www.qikan.com.cnKA9DZit0OyB9Dy0Q 当然,今天的学界再也没有人怀疑《没有个性的人》的伟大意义,但在当时穆齐尔的作品片断为什么只得到专家们普遍的负面评价呢?原来《原宥》杂志的编辑所辑录的文字通篇都是作者以反讽笔调所描绘的乌尔里希与格达的床笫之欢,抛开了前文的具体语境和整部作品的有机结构.读者怎么可能进入穆齐尔独特的精神世界,怎么可能跟着他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单摆浮搁地截取这段文字,难道不就是一段色情狂的独白吗?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挽救”《没有个性的人》这份珍贵的文学遗产呢?其实每个人都知道,文学作品并不能立竿见影地起到改造社会的作用,顶多只能为人们的改造实践提出问题、阐发意义和指明方向;反过来说,一部文学作品未来的命运绝不是我们的人为努力所能最终左右的,我们最多也只能为保护她传承她创造更好更有利的条件。在这方面我们只能借助宣传、介绍,引领读者去完整地读这部作品,任何投机取巧的“速成”都是对名著质量莫大的戕害。最简单的方法很可能就是最合适的,另一位著名作家托马斯·曼通过报章媒体向大众热烈推荐《没有个性的人》的做法就十分可取,时隔七十年我们重温他的这封公开信,依然令我们心向往之: 罗伯特·穆齐尔的巨著《没有个性的人》还需要我来推荐吗?不,她根本不需要,在精神的领域里她已弥漫了我的心志。尽管如此因她目前悲惨的处境还是需要我来推荐,她在书市上少有问津,作者伟大计划的完成将因此严重受阻……这实在是令人伤感、不安而又羞惭。我要向公众呼吁,并提醒他们,不要因他们的无动于衷而导致大胆的设想枯萎、非比寻常的文学行动流产、对推动德语小说发展、进步及其精神化行动的深刻意义夭折。 原载:《读书》2007年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