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有自己的代表性作家。王蒙在文坛辛勤耕耘70年,留下了两千余万字的著作,这位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作家如今已经成为共和国文学的一个标志。...
广西百色女作家群体的写作,以自身独有的性别视角,以及隅于边地的民间和民族意识,糅杂南方地区的风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这一写作群体的文学文本中,可以见出当下女性文...
人类中心论者,认为人是世界的主人,是世界的主体,在自然中处于主体地位。独立的个体,是其行为、思想、意识、语言的主体。诗人是诗歌的主体,同样是写作行为中涉及语言、想...
作家、编剧马伯庸 在进行历史小说创作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根本问题: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去看待历史?尽管历史小说属于虚构的文艺作品,但作为小说底层逻辑的历史观,必须要...
青年写作一直是文学界热议的话题;何为“青年”,如何定义“青年作家”,似乎也有着不同的选取标准。不过,正如“现代”概念一样,“青年”也是一个具有流动性的词汇,“青年...
曾读过洪子诚老师一篇文章谈诗与人的关系,洪老师说,有的诗看不见人、有的诗看得见人。张小末的诗应该属于后者,读完她的这一组诗,一个敏感于万事万物、时时处于冥想状态、...
摘要:新乡村叙事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正在形成的文学现象。乡村社会生产方式变革及其引发的三次文化裂变使中国乡村叙事不断演变。在第三次文化裂变中,前两次文化裂变孕育...
一、从乡贤文化视域阐释《家山》的可行性 2022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湖南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了王跃文的长篇新作《家山》,学界亦将其视为王跃文自《漫水》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
杨成凯先生(1941—2015)的《古籍版本十讲》,自其去世后一直未见成书,古籍同道已期盼多年。近日经整理者向辉君告知,该书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这是中国版本学史上值得书写的...
顾颉刚先生说谭其骧先生,“历史地理,是你一生精神所寄,只有你才能成此综结之业”。周一良先生说,谭其骧把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之学发展扩大加深,开创建立了中国历史地理这...
我小时候生活在库布齐边缘的小镇上,与沙漠为伴。眼见着库布齐多了一条贯穿沙漠的宽阔公路,随着公路畅通,沙漠越来越小,到处是森林与草地。我的小镇鄂尔多斯也变成了世界著...
凑巧得很,近几年写下的几个中篇小说,都聚拢在那些衰老或者即将衰老的母亲周围,说不清这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已经踏上这段人生行徒的自己的潜意识选择,还是从这些人物身上捕...
作为新时期以来长盛不衰的叙事文体,中短篇小说保持着强劲的创作态势。就篇幅而言,相较于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生存现状以及情感生活和精神状态有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既开展了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也进行了返本开新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我们...
金石开,编辑,诗人。中国诗歌网总编辑,《诗刊》社主编助理,兼任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常务副秘书长,全国诗歌报刊联盟秘书长。诗歌、散文、纪实文学和图书评论作品散见于...
身为闽西连城人,我读钟兆云长篇报告文学《奔跑的中国草》,一种自豪与荣耀感油然而生。书中主人公是国家菌草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不仅是连城人...
东来是一个气血充盈又目光锐利的诗人,他的新诗集《掠过弹孔的风音》保持原有的劲健与凌厉的气质,又出现了平易的急湍和清澈的深邃等审美特质。他是把暴风骤雨的激情稀释成平...
读完方文的长篇小说《密歇根湖畔》,首先想到的便是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上一个人,你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你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当下的文学创作格局,日益呈现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面貌。一方面是职业作家以他们的精耕细作,不断攀登艺术高峰,接通古典文学、世界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生产出愈发...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是一部关于青葱岁月爱情补偿的情感怀旧类小说。它以普通家庭和个体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变幻中所经历的世事变迁为切入点,借助厚植故事的细节基础和对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