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无论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怎样变化,中国均以踏踏实实的行动,让世界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2012年底的一个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共有3610多家博物馆,而目前登记注册的各类博物馆已有近4700家。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五年新增了1000多家,平均每年增加200多家,也就是说一两天就会有一家博物馆性质的东西出现,关键是更多的博物馆还在路上。比如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在考古发掘的同时,相关的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就在规划中。每年评选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至少有一半会配套建设博物馆,而过去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考古发掘的重要遗址二里头、庙底沟、陶寺等,博物馆的建设也都提到日程上来。 那么多博物馆一年的新展览加起来有两万多个,还有从国外引进的新展览和送到国外的新展览也很多。今年不出国门的北京人就在国家博物馆看了特别精彩的《阿拉伯之路》《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卢浮宫的创想》,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秦汉文明展》得到中国30多家博物馆的支持,展出文物中包括了来自广西北海合浦的几件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舶来品,如琉璃杯、造型奇特的金饰以及水晶、玛瑙、琥珀等,可以让观众遥想当年日映宝船、帆影重重的盛况。 我们都承认博物馆是人类文明记忆、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因而才提倡博物馆不仅仅是旧遗产的投影机,而应将其所承载的我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不竭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智慧展示出来,将凝聚着中华民族博大的世界观、历史观和独到的美学思想传播开去。博物馆既是向全体国民提供高雅公共文化服务,让公众直观认知和感受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分享共同的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手段,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我们欣喜地看到,博物馆正在从传统的重视收藏和研究功能,逐步转向更加突出教育、文化传播和休闲娱乐功能,社会角色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 有一次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做法的评选,主要内容涉及最佳展示推广、最佳未成年人教育、最佳讲解导览、最佳文化产品推广、最佳社区文化促进、最佳管理创新、最佳社会参与等项目。其中诸多评委感到远没有达到最佳的就是未成年人教育这一环节。当时的统计数字显示,未成年人的参观人数已经占到博物馆人数的1/3,但这仅仅是一个数字,他们真正获得的审美教育则有待大力提升。 博物馆的教育之于未成年人,犹如水分之于鲜花。在理想状态下,一个博物馆应该有完善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起完备的博物馆与学校合作长效机制,能够结合学校的教学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博物馆教育服务。这就要求在展览与展示上真正从青少年的角度出发。目前,我们大多数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看的还是一样的展陈,享受的还是同样的解说,虽然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辟了专门的少儿活动区域,但也主要是一些手工制作作坊一类,侧重于简单的参与性,并没有成系统的教育规划。 国家在推进未成年人教育与博物馆的结合方面大有可为。英国是世界上博物馆率先实行免费开放的国家,当年在实行免费开放时采取了三步走的策略,首先对所有儿童免费开放,然后才是对退休人员免费,最后才惠及所有公众。英国的许多博物馆承担着老师培训的服务,中小学教师均可免费到博物馆接受时间不等的艺术史培训,以便这些老师再带着学生来博物馆时可以充当专业的解说员。在法国,并不是所有的国立博物馆都是免费的,但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对教师及欧洲26岁以下的年轻人都免费开放,并可以根据他们的爱好组织专场讲解。一项调查显示,在上个世纪只有36%的博物馆给观众提供专用学习空间,而到2010年,已经有一半的博物馆设配有教室。 目前中国的博物馆改扩建也如火如荼,除了一个个新馆建成或改扩建之后空间的扩大、藏品的丰富,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教育空间的增加,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博物馆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每一件摆放在橱窗里的文物或者艺术品,最希望的或许是在我们的青少年中找到知音。 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还是教育。比如各大博物馆制作精良的APP,可以把原本只能远观的艺术品通过技术手段近乎零距离地呈现到你的面前,而你所需要的只是滑动你的手指。如果你愿意也许可以把蒙娜丽莎脸上的皱纹看个清楚,大英博物馆有近千件文物的图片与文字介绍可以随时在手机屏幕上放大缩小,日本则将东京国立博物馆、京都国立博物馆、奈良国立博物馆和九州岛国立博物馆的国宝级展品合在一起做了个APP,而且有多种语言版,包括中文版。 门庭若市熙熙攘攘的博物馆虽然未必是好的,但门前冷落不吸引年轻人的博物馆一定不是好的。但愿我们的博物馆不单单是庞大宏伟的建筑,而且是能够给人智慧的长者、给人启迪的学校以及一切创新思想的灵感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