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行文字读下来,发现芽俩是一位不重叙事技巧的写作者。所以,我决心把《人鱼姬粉饼》读完。 技巧是小说家最大的敌人。我一直认为,小说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真正目的是代表一个...
我常常说,写作之于我,就是蹲在生活的墙角旮旯,冷眼旁观着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这里边包含了我对写作视角、现实和取材三方面的选择。 “墙角旮旯”意味着偏僻,边缘,这正是一...
《高专的诗》薄薄一本,份量却重。多年的光阴仅浓缩成 57 首小诗,注满真情,激荡着思想的潮汐,展现了一个渴望爱情、渴望欢乐的播梦者的心灵世界,也创造出了一个个让人沉醉的...
编者按 2023年8月21日,“新南方写作:流动性与未来性”文学交流活动在广州花城文学院举行。活动达成了“立足今日南方以南,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南方故事...
王跃文在中年“变法”后,作品题材有明显转向:由早期的政治生态转向社会历史、都市情感、乡土人文,极大地拓展了创作视野。文学是人学,作家对人性的洞察和剖析,应当兼顾起...
墨,渐渐散开,如小说之生成。 《余墨》起笔冷峻克制,从墨迹还未晕染开的浓稠晦暗开始铺垫故事,是拿掉人之存在的夜晚,是关乎行旅的高铁列车,是有去处无来处的微茫,是遥望...
李樯的小说是诗性的。情动而发,几乎是他一切叙事的开端,这在他写于2000年左右的一系列有关青春岁月的小说中就已显现。其中,青春的狂热懵懂、日常生活的困顿、人性的促狭幽微...
伴随上世纪末的“重写文学史”,旧体诗词重新进入现代文学研究视野,特别是旧体诗词“入史”的问题被广泛讨论。学者李遇春对此早有关注,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已近...
英雄总是不同凡响,可英雄也是普通人。如果用凡人的标准来衡量英雄,英雄就是平常人中的非凡,是普遍中的独特;是一枝独秀,傲立于寒风中的腊梅;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
《钟表做的女人》这篇小说发表在《微型小说月报》2022年第8期,距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我仍然可以回忆起我创作这篇小说时候的状态。那时,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我陷入了一种自...
什么是文学经典?叶嘉莹先生说:“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诗经》《楚辞》和李白、杜甫的诗歌就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经典,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精神...
短视频作为一种制作灵活、内容丰富、风格鲜明的视听艺术形式,与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关联日渐紧密,在新媒体语境下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表达习惯。《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
想象一下:约200万年前的一个夜晚,巫山龙骨坡的一个山洞里,一个古人类家族正在享用晚餐。但是,晚餐后不久,一场灾难降临,这个家族不得不离开祖祖辈辈居住了50万年的“家”...
2022年度的中国散文创作整体上呈现出稳中求进的态势,在承继中有深化,在积淀中有发展。散文写作依旧延续着书写现实的主要方向,体现了文学在当下的重要情感价值与力量。同时,...
宗晶的诗正在发生蜕变和蝶变,变得越来越隽永,变得越来越深邃,变得越来越有重量。这对于女性写作者是难得的突破和跨越。 诚然,在中国当下女性写作者中不缺失灵气充溢的诗人...
艾玛的《观相山》书写人到中年所遭遇的种种物质与精神的困扰,并努力寻求解决之道。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妻,妻子邵瑾是某社科杂志编辑,丈夫范松波是高中数学老师,他们生活...
青年写作一直是文学界热议的话题;何为“青年”,如何定义“青年作家”,似乎也有着不同的选取标准。不过,正如“现代”概念一样,“青年”也是一个具有流动性的词汇,“青年...
黄玲为云南昭通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她既是一位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学养深厚的大学教授与学者,也是一位几十年来勤奋耕耘...
禾 联:在中国文学史上,地域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论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地域性都以其特有的文学书写和文学表达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图景。您如何看待地域文化...
20世纪40年代,纳博科夫先后在美国的韦尔斯利学院和康奈尔大学为学生开设文学名著选读课,他的一次导论课讲稿后来以《好的读者和好的作者》为题发表。在这堂课上,他向他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