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批评 >

褚云侠:探索“在场”与“缺席”的意义——评曹霞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1949-197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如果没有1949年至1976年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也就没有新时期及之后文学审美范式的变化和批评形态的转型。虽然这段时期的文学批评有其特殊历史境遇,但它的形成绝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论是批评的观念资源、制度资源还是理论资源都可以追溯到左翼时期,这再次证明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
    面对斑驳复杂的历史和材料,如何对这段历史的文学批评做出具有学术深度的反思,如何剥离历史与政治的层层迷雾以及既定的结论,从何种角度切入才能抵达文学现象背后的历史文化深处,都是值得潜下心来认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这也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曹霞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1949-1976)在这一领域无疑是具有理论洞见和学术价值的。她不仅对这些难题进行了颇有成效的理论勘测,而且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笔者认为,这部著作最难能可贵的是它始终以探索“在场”与“缺席”的意义这两条线索齐头并进地描述和分析1949至1976年的文学批评。诚如很多学者所言,这是一段“政治化”的文学时期,但在意识形态罅隙间对艺术与审美的追求毋庸置疑地存在于批评家的观念之中。尽管这些美学建构与批评实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们贯穿文学批评的始终。与被政治意识形态高度建构的文学批评相比,二者不过是隐与显的关系。无论是缺席还是隐形,我们都不能忽视。因为虽然历史的发展是断裂的,但人的发展是连续的,而作为人学的文学,也不可能由于政治的龃龉而失去其发展的后续性。不仅仅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整体,没有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也没有后来的新时期文学。正如学者张清华在序言中所说,曹霞“在历史的充满压力的缝隙中,看到了某些可贵的道德底线与艺术的基本良知,也使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有了更多客观的视角”。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1949-1976)分为四个部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资源”、“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意识形态”、“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观念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文学生产”。著作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资源的追溯、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意识形态的的描述是历时态的。如果我们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放在一段相对完整的历史阶段来考察的话,就不会忽略自五四文学、左翼文学时期以来一代代知识分子的批评观念,可以说,作为“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连续性与承接性并未中断过。从五四时期开始,俄苏文学创作与文学观念已经开始影响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期,左翼的文学批评具有了完整的理论形态。20世纪3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观念进入中国,而到了40年代的延安文学时期,革命文学的评价标准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左翼思维方式一直影响到建国以后的批评观念和批评理论。对于这个历时性的变迁,著作结合史料进行了详细而相对客观的分析。同时,作者从源到流地梳理了1949至1976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若干关键词。例如对文学批评中的“大众”一词就做出了细致入微的勘察。由于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期,批评家以“大众”作为批评标准,同时也以此来矫正被批判对象的思想立场,因此,不对“大众”一词在历史流变中的内涵与外延的特殊性进行考察,就无法真正理解为“大众”的文艺的形成过程及其在特殊时期的真正内涵。
    在勾勒“中国当代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时,曹霞按照“一体化”与“微型调整”相间的逻辑进行论述,认为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在美学的自我否定之否定中走向了某种极端,同时也指出在政治权力话语的间隙中还残存着审美因素。作者着重于对不同形态的批评观念进行并列式研究,如分别就周扬、邵荃麟、茅盾、冯雪峰、胡风、侯金镜、巴人等批评家和批评群体的观念形态做出了共时性的阐释,并对他们的各自特点做出了横向比较。在他们的批评观念形态中,不会是完全被政治意识形态所建构的,而存在一些艺术与审美的缝隙。如茅盾在遵循客观写实的文学观念的同时,也会困惑和存疑。他并不主张文艺的单一化和唯一化,从而保留了较大限度的艺术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批评家个体美学观念的比较时,研究者从没有忘记时间的纵向维度。只有在纵向维度之下,他们之间的继承性才能够彰显。在讨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形式的嬗变时,作者指出,每一种文体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历时性的变化,诗歌领域以“颂歌”为评价标准;杂文“讽刺”功能的衰减;话剧由丰富的艺术形式转变为“样板戏”;叙事作品中艺术与审美缝隙的逐渐消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都需要研究者在对其发展逻辑与节奏的线性结构中发现其各自的特点,同时在共时性的不同文体的比较中考察它们的独异性。另外,对于文学批评主体是怎样从权威地位走向失落,文学批评是怎样使文本一步步“被清洁化”,作者都给予了清晰地揭示。
    若要在“在场”的遮蔽下,发现那些隐形的“缺席”,获得更多认识历史的客观视角,则需要研究者将所获得的材料放置到一个历史长度当中去,尽可能地回归到历史现场。在这部学术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处理史料功夫的扎实。对大量一手资料(包括会议纪要、党报、日记等)的梳理与整合,使得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回归到历史的原处,不仅具有史料的贡献意义,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一个时期的历史提供了详实的信息与资料,同时也为我们思考政治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关系打开了广阔的思考维度。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在处理这些史实资料时一直保有着强烈的历史意识,清晰地勾勒出了1949至1976年“在场”与“缺席”的文学批评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位移和渗透关系显与隐的关系。
    曹霞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1949-1976)在充分爬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多维度地呈现了文学批评与政治和文化的复杂关系,厘清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规律和原生状况。在构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谱系和精神结构的过程中思考与回应了在一个政治化的文学时期如何“审美”以及怎样“自主”的问题,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贡献了新的视角和颇富创建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