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关系管理理论及其运作(3)


        (1)语义成分分析法
       
       
     
        (2)言语直接-间接性程度分析法
       
     
        (3)升级语(upgrader)/降级语(downgrader)分析法
    
    其他4个域的关系管理策略研究包括,在话语域可以考察会话的整体结构及其序列结构;在参与域中可以考察对话中的话轮转换,等等。对于关系管理理论而言,需要在各种策略选择的组合性上做更多的研究,因为在一次会话中,交际者并不只是像研究者那样为了集中研究而只单独考察一种关系管理策略。在这方面,作者做了较好的尝试,她本人在研究汉英商务话语中便对以上5个域及其每个域的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Spencer-Oatey,2008)。国内较早关注这一理论的学者为冉永平教授,他从冲突话语(冉永平,2010)、冒犯话语(冉永平、杨巍,2011)以及缓和语(冉永平,2012b)分析中验证了关系管理理论的解释力,并认为与Verschueren(1999)的语言顺应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相比,关系管理理论更能阐释冲突性话语对人际关系的社交语用制约(冉永平,2010:155)。袁周敏(2015)最近运用以上5个域作为框架详细分析了医药咨询会话中咨询顾问建构不同语用身份(pragmatic identity)所采取的会话策略。李成团、冉永平(2012)认为汉语中的隐含否定言语行为是说话人间接地否定对方的观点、立场、身份等非话语命题内容的一种隐性言语行为,具有维护当前语境下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增强”语用取向。也有研究(赖小玉,2014)结合关系管理理论与不礼貌模型探讨不礼貌的维度问题。那么,影响这些策略使用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4.影响关系管理策略使用的因素
        4.1关系倾向
    关系倾向可以区分四个方面,关系提升倾向、关系保持倾向、关系忽略倾向和关系挑战倾向。除非说话人明确通过选择关系管理策略表达其中的倾向,否则,交际者很难清楚地分辨对方具体的倾向性。但是不管怎样,交往意图是真实生活交往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任何一个关系管理的理论描述都应该探讨交往意图。
        4.2 语境变量
        (1)参与者及其之间的关系包括参与者的数量、权势、距离、以及特定交际中权势和距离
    之间的关系。
        (2)信息内容:-利的考量说话人和听话人实施不同的言语行为对双方的损利程度各不相同。例如,要求对方顺道送你回家与要求对方特意把你送到机场,其损的程度相差很大。社会交往中,我们需要考量话语中的平衡(equilibrium)。例如,如果A帮了B的忙,那么两者之间一个轻微的不平衡便产生了,A帮的忙越大,就越不平衡。道歉和致谢则是典型的维持平衡的言语方式。因此,除了2.2提到的两个根本规则外,即公平权和互往权,平衡性则是社会语用交往规则的一个关键成分。要想维持和谐的社会关系,在公平权和互往权的层面上,都必须尽可能地达到平衡或者正向不平衡(陈新仁,2004)。
        (3)社会/交往角色人们在具体的社会交往中,通常有较为确定的角色,例如老师-学生、雇主-雇员、朋友-朋友、店员-顾客、主持人-会议参与者等等。这种角色分工不仅影响交际双方的权势和距离,人们也会对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权利与义务期待。
        (4)活动类型交际活动的类型同样能够影响关系管理策略的使用,例如,演讲、面试、法庭审判话语中,交际者之间的话轮更替等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5)对语境的整体评估以上4点所描述的语境特征在具体交往中表现为动态性稳定。任何一个社会交往开始之前,交际者头脑中便有一个大概的交际活动框架,相对稳定地考量参与者之间的权势与距离、权力与义务、交往目的等等;然而,随着交往的推进、周围环境的改变、话题以及参与者的变化,交际者需要动态地系统性地衡量各种语境参数以便更好地进行关系管理。这一点在Brown 和 Levinson(1987)描述交往中的面子工作的时候也有类似的表述。Spencer-Oatey(2008:39)也指出今后的研究需要更多的关注交际者在这种动态语境中如何使用各种语言资源进行关系管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