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破城”与“建城”:都市文学要确立自己的审美方式(3)


    王宏图:找到都市叙述的原动力
    写自我的都市或者在都市中漂流,有了都市的叙述,并不能保证你艺术上成功,就像你写乡土文学也不能保证成功一样。关键是你能不能找到都市叙述的原动力。大家看到很多作品停留在那种迷茫的感情或者挣扎或者存在一定的困惑。个人作为人的全部精神世界,这个人的人格的发展、挣扎和追求过程能够得到非常充分体现的作品,的确不多。这一方面跟传统有关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限定在这个传统中,即使你觉得你离传统非常远,但实际上很多人跟传统还是有割不断的联系。另一点,当然跟都市文明的进程有关系,虽然城镇化人口已经过半,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段的距离。我们之所以讲都市文学写作的困难,因为它是一个生长性的品种,就像我们的都市文明是个未成型的东西。
    都市文学中作为现代性经验的充分展示,实际上它展示的是人的精神的复杂性,它不可能一定是非常和谐的,就是说对都市物质表象的那种繁华的迷恋和愤怒、快乐和抑郁、纵欲和禁欲,还有对传统尊崇和个人之间的冲突,很多方面也呈现出碎片和不平衡的内容。如果从传统的乡土文学的表征来看,它这些作品肯定显得很零碎,因为它有的时候无法建构出一个完整的整体。由于都市文学也是在成长中,所以老的那种审美标准实际上是需要调整的。
    刘卫东:地域想象的现代性
    有些作家为了表现地域特色,会灌输进去很多方言。我现在比较担心的一点,很多作家其实只有地方性知识,或者说你需要用它作为一个噱头来证明和说明你这个作品的地域化的话,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用一个某某方言建构起来的作品就更地域吗?更地域,就更高级吗?不是这样的,作品还是有好和坏之分的。地域也有很低级的叙事,所以说在作品中还有一个思想和穿透力的问题。我读过张生很多的东西,他写上海的东西并不是非常多,里面更多的是哲学,是一个在飘忽的人,那样一个现代人。这个现代人,让你觉得他恰恰真的是只能在上海,或者说在物质文明已经不是问题的时候,在吃喝拉撒不是问题的时候,他才会想精神上的问题,会有一些忧郁,但是又不知道为什么忧郁。既在地域中,又能够超脱地域,这是我对地方性知识的一个看法。
    地域书写面临现代转型,地域不仅仅是精神还乡的寄托,还承载更多的现实问题。中国现代性的诸多问题就隐藏在不同作家对地域的想像当中,这是地域书写需要注意的独特理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