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2023中国与世界】李春青:对新的一年之企盼


    2021年的色彩还没有辨识清楚,2022年又马上就要过去了。与前一年的朴实无华不同,这一年是色彩斑斓的:先是北京冬奥会,继而是俄乌冲突,接下来便是从严防死守到政策放开的变化以及相伴随的新冠肺炎疫情了。北京冬奥会的精彩是国人的骄傲,无疑将作为集体记忆而永存;俄乌冲突让世人感到以往那些只是在电影里看到的惨烈画面随时随地都可能上演现实版;11月以来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则令人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这三件事就足以让2022年成为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对即将到来的2023年寄予无限之企盼——战争的阴霾随着新年的春风而消散,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因新年的到来而遁形。
    作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盘桓多年的学人,我对2023年也有着属于专业范围的企盼。我殷切希望,学术界平庸陈腐的风气也能在新的一年里有所改观,让我们的学术界即使达不到风清气正,也不要在沉沦下去了。学术像个学术,学者像个学者。我们不妨先抖落抖落我们学界多年来形成的几大积弊,原因不论,只谈现象。
    首先是有知识无思想。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和思想应该是相伴随的,否则便算不得学术。有思想而无知识是为无根游谈,有知识而无思想是为两脚书橱。不幸的是,我们的学术恰恰是有知识而无思想者居多。所谓思想不等于想法,是指具有逻辑自洽性的意义系统,是学者对某个研究领域深刻的理论思考与洞见。翻翻我们那数不胜数的论文、著作,大都是知识的堆砌:或对一二欧美学者、学派的著作胪列其要点,或于古代概念、提法勾勒其统序,总之是某某如是说,某某如是说,轮到该本人说了,却戛然而止。学人自己无思想,于是便以研究对象的思想为思想,凡是自己研究的,必定是世上最好的,完全成为某种既有观点、知识的宣传者,失去了真正的研究所必备的批判精神,这是学人之大沉沦。如此研究不是真正的研究,如此学术亦非真正的学术。
    其次是有学者无学派。学术研究本应是思想自由驰骋之所在,因之也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所在。学派的有无乃是学术研究是否成熟、是否正常的标志。某种具有原创性的观点一经提出,一众持相近观点者便认同之而彰显之,持反对意见者则纠其谬而发其覆,于是这一观点日趋丰富、成熟,终于围绕此一观点形成一重要学术流派。吾学界则大异于是,学者永远是孤军奋战,绝对无视旁人的研究。有所征引,必定以西方学者为首选。同一研究领域的众多当代学者,对彼此的研究保持无视、保持沉默,似乎这个领域只有自己一个研究者。在这样无比糟糕的语境中,任何有价值的研究都会被无声的否定所扼杀。作为个体的学者是一大堆,每个人都著述颇丰,但作为学术成熟之标志的学派却是寥寥无几,一眼望去,既无丘陵,更无山峰,一片砂砾而已。在这里“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粗浅道理被普遍忽视了。有人说,只有适当的环境才能培育出成气候的学术,诚哉斯言!
    再次是有虚名而无实学。在中国学界“著名教授”“著名学者”不胜枚举,但认真追问一下,其“学”为何?在哪些方面确有建树?往往茫然无以应。名气的大小原本与学问的深浅无直接关联,常常倒是那些普及性的工作更容易获得大名声。比如编教材。如果能编出一部好的教材,则主编的名声会很大。而一个专门在某一领域深耕细作的学者却往往知者盖寡。这是正常现象,不足为怪。可怪者是不少学者本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名气大了就自以为学问也大,于是乎趾高气扬,睥睨学界,这就难免闹出笑话。仅仅个人露怯也还无伤大雅,倘若年轻学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名气大者学问大,于是信从其说并效仿之,这就贻害匪浅了。
    希望学界同仁振作精神,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涤除积弊,返本开新,以期真正有所建树。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