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当一个狂人不敢那么狂

http://www.newdu.com 2023-06-02 文艺报 杨琳 参加讨论

    关键词:黄永玉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是一本艺术游记,有文有画,记录的是黄永玉上世纪90年代在巴黎和翡冷翠旅居时的所感和画作,文字容量并不太多,非常轻快好读,画作穿插其中,很有现场感。这也很符合黄永玉一生对于文学和艺术的追求,只有有趣和无趣之分,非常讨厌讲大道理。

十几年前,我在大学图书馆第一次借阅这本书。我记得那也是作家出版社的一个版本。当时读来只当作轻松的游记,和很多作家的游记一起放在书架上,我一次就借回去厚厚一摞。对于各种异国文化的窥探和想象,都是从这些游记展开的。

这次的新版本设计更精良,太适合我们这种又爱文又爱画的读者,画作够大、质感够好,看到了以前书里看不到的细节,和文字的排版相得益彰。我还有幸拿到了编辑的毛边本,收到的时候小心翼翼,甚为惊喜。

我非常喜欢的游记还有一本是村上春树的《远方的鼓声》,和黄永玉这本都有一种共同的气质,两位作家都是用自己擅长的事情,去扎扎实实体验一个地方。

村上是靠跑步来体验不同地方的。他说:“开车速度太快而漏看小景物,轻微的气息和动静也失之交臂,一步步走则过于花时间。”“只有通过‘跑之感觉’才能领会的东西在这世上也是有的。”就这样,他在希腊每天跑,在罗马每天跑,确切来说,无论在哪里,跑步都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项目。这不仅是他体验不同地方的方式,也是他日常生活的方式。一直喜欢他笔下那些隐忍克制、勤勉内向的人物,他们身上散发的迷人气息可以轻易打动我,可是观望村上本人,他不就是这样一个家伙嘛,不谙世事却又洞察人心。

而黄永玉呢?在巴黎和翡冷翠,每天的生活是背着画具画架穿行在各处,长时间去观察和创作。风景和文化,都在画作和文中了。那些因画画遇到的当地人,他们鲜活地走进这种体验里:有时候站在画板前面,挡住了正在画的景物,有时候在旁边唠唠家常、说说吃喝。真是欣赏这样的旅居生活啊,扎扎实实,真真切切,所有的感受都是有温度的、立体的。

学文学的人,读东西向来有点矫情做作,要去查作者的写作背景、分析创作心路、去看结构立意等等。而我近几年来更深的感受是,我们可以什么都不用管,回归到文艺作品本身,只要你觉得好,你觉得有意思,那就够了。所以,哪怕不了解黄永玉的经历和创作历程,以及他有趣的人生故事,就把这本书当作书架上一本旅行游记随手拿下来,这本书都会俘获你,放心看就是。

当然,如果稍有了解更好,会更觉得有趣。

关于黄永玉本人,最显眼的关键词或许是:有趣的老头、桀骜不驯的人生、抽着大大烟袋的大画家、爱着各种小动物的老顽童。

我觉得对,都对。

前段时间黄永玉被推向舆论前端,被讨论最多的应该是那枚蓝色兔子的生肖邮票了。可能是脱离了中国人对兔子温和可爱、毫无攻击力的印象,这只蓝色的机灵小兔挑战了大家的心理舒适区。怎么,这只蓝色的卡通兔子能代表中国兔年?

但是,怎么不可以呢?

如果你看过黄永玉画的各种有趣的动物,以及他赋予动物的有趣灵魂,你就能感受到这只小蓝兔子的妙处。在我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买了黄先生的《给孩子的动物寓言》,结果读得哈哈大笑的竟是我。书中的小老鼠、猫头鹰、臭虫、泥鳅的图文里,随处溢满漫不经心的诙谐、辛辣、狡黠,处处透露出作者的才气和洞察。

我自己的感受是,在这些小动物的创作中,黄永玉表达着自己,纵情而享受,似乎就是要跳脱,就是要疯给你看。

而在上世纪90年代的《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中,我竟然莫名想到了一句“当一个狂人来到精神故乡”。狂人不狂的时候有点憨态,真的,我经常看着看着就笑了,一边看一边感叹的是:黄先生,你原来也有这时候啊?

我们在他的作品里看到的是谦卑和规规矩矩,对,我感受到的就是这两个词,这真的很难和前文的标签关联在一起。

在《大师呀!大师》一文中,他写到自己从香港出发去意大利前的打算,是要去那里创造出非常有个人性格、颇见泼辣的东西,结果到了才发现“千余年来意大利大师们的宏图伟构罗列眼前,老老实实膜拜临摹尚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调皮泼辣和个人性格的表现?”我想,这是一种因深沉的热爱和敬仰而来的低眉顺目。所以他去认认真真、勤勤勉勉地画教堂、画街景,画大师的故居,规矩到真像我们每天按点打卡去上班,不停顿地持续去画、去画、去画。这一时期的作品,线条干净、色彩饱满,有一种在稳定淡然的生活状态中呈现的富足感和梦想被实现的满足感。

这很像陈丹燕介绍自己上世纪90年代去到欧洲的博物馆和作家故居时的感受。当那种成长时代在书中反复看到的作品真真切切并且集中涌到眼前的时候,心里汹涌着难以承担的重量,所以在博物馆中,经常不得不让自己停下来,深深喘几口气。惊喜、贪婪、不可置信,全都一股脑喷薄出来。在《菲埃索里山》一文中,黄永玉也写道:“求得面对面的实证的快感,可能是人生历程中的重要激素。”

可是,一个人到精神故乡去生活,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时刻,和自己挚爱的东西天天照面,走几步就到,这真不是每个人能轻易感受到的福气。

此次重读这本《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还忽然有一个让我惊奇的发现:黄先生居然是滴酒不沾的!

怎么回事?这,合理吗?

(作者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