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2014年诺贝尔奖各奖项陆续揭晓之际,黄晓勇和他的合作者潘晨光拿出了一部煌煌50万字的《诺贝尔奖之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可谓恰当其时。 说到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书,作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的黄晓勇表示,作为培养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学府,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在总结人才培养的方法和规律。莫言获奖之后,很多在校研究生对中国人获得更多的诺贝尔奖奖项更有信心了,也有一些研究生对诺贝尔奖有了更丰富的看法,甚至开始反思诺贝尔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和长期致力于中国人才学研究的潘晨光教授一拍即合,觉得很有必要从当代中国学人的视角编写一本探讨诺贝尔奖的书。” 那么,这部书又是以怎样的视野来审视和研究诺贝尔奖的呢?阅读之后,笔者发现,作者力求突破国内现有的研究视角,而从包括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等多学科的视野进行研究。 全书以“诺贝尔奖之问”为主要线索,尝试像剥洋葱一般,层层递进地分析诺贝尔奖。书中预设了很多问题——何谓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幕后历史是什么?诺贝尔奖有本质吗?诺贝尔奖对个人或者国家意味着什么?诺贝尔奖是跨越国家、民族和政治的吗?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哪些统计学意义上的特征?不同国家在已经颁发的诺贝尔奖记录中是怎样的“排位”?这些国家在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是什么?对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科学发展有哪些借鉴?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诺贝尔奖之于个人和国家的意义?一个旨在赢得诺贝尔奖的教育科研政策是好的政策吗——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 悉数诺贝尔奖从设立到现在的历史,诺贝尔奖设立之前的纷争、设立之初的非议、评奖程序的正当与否……黄晓勇的结论是:这其实是经历了一个试错,或者说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是一个符号逐渐被人为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程度上有点类似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了解这个过程,人们或许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对诺贝尔奖持更加平和的心态:可以肯定地说,诺贝尔奖不是一个完美的神话,也并非彻头彻尾地带着西方有色眼镜的权谋。 作者在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反思之后,指出摘取诺贝尔科学奖的桂冠无疑是需要深厚的科学土壤和长期科学发展的积累。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既有我们的科学和教育制度上的原因,也有科学研究积累不足的问题。 黄晓勇认为,虽然,对于我国在教育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诟病很多,但客观来看,制度和政策上的缺陷与不足很多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否定。他强调,同时也一定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在既有的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制度一成不变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增加投入、重点扶持的方式就能在短期内催生出数个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的想法是要不得的甚至是有害的。(贺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