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杨葵:常识、逻辑和爱

http://www.newdu.com 2022-07-06 作家出版社 杨葵 参加讨论

    1987年我第一次在文学刊物发表作品,三十多年过去,一共写了大约两百万字文章,有九种个人作品集行世。前几年,出版社几次约我出文集,我对写过的东西大部分不满意,所以一拒再拒。
    不满意是针对写作水平而言,不过这只是拒绝原因之一,羞于启齿的主要原因是,互联网发达到今天这样,公众表达早已没有壁垒,涌现出太多写文章的高手。而且他们写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新颖,节奏越来越快,气势越来越磅礴,这都让我常常自愧,我这种节制、克制、仍在斤斤计较遣词造句的文章太过时,哪还有人愿意读。承认过时很丧气,就老不承认。
    疫情开始,谁也没料到如此旷日持久,抑郁、焦虑的人越来越多,也包括我自己。每天在网上浏览超出正常经验值的内容,讲道理一万个明白该远离,手指头却停不住,在屏幕上划来划去,看了更抑郁更焦虑,陷入恶性循环。
    即便是如此恶性循环,里边也有一丝光亮,比如我就不时看到读者说,又拿出束之高阁已久的我的书,心情不好时随便翻开一页读,居然会有心平气和、短暂出离之效。又或者因为认同文中一些说理,继而放宽心量,对现实种种有了更深广的解读,因而有些许释然。
    这些读后感令我讶异,更令我豪气顿生,觉得之前点灯熬油苦心写下的文章或许真的没那么过时。太阳底下并无新事,孔子当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今天人的心里变幻莫测,穷追到底也无非那些旧情感、旧道理。
    我主动联系出版社,说出文集确实不配,不妨出一套自选集,具体能挑出多少心里没底,试试看。
    选稿过程应了那句流行话:痛并快乐着。忽而悔其少作,忽而又觉得,十几二十年前写下的东西,居然切中时弊。忙碌了整整两个星期,最后从二百万字旧作中选出四十万字,出成三卷本的《杨葵自选集》。
    书稿编竟那日深夜,我到洒满月光的院子里抽烟踱步,先是注意到,虽是深夜,有了月光便四处亮若白昼;继而突然对自己写过的所有文章有个总结——写来写去内容不外三个方面:过日子、阅读写作和各式各样的人;想说的其实也就三件事:常识、逻辑和爱。
    就在编书过程中,社会上经历着很多“一刀切”。“一刀切”害人是个常识,平时人人皆无异议,都会高喊实事求是;然而一旦自己掌点小权,有权决定点事,“一刀切”顺手就来,生命基因似的。再比如,很多吵到脸红脖子粗的讨论,经常有人不自觉地就会假想个绝对真实,觉得有个固定不动的客观;可是站在不同角度看到的真实与客观是不同的,这也是个常识。还有个高端的研究中心在疫情过程中发布一份最新研究成果:“信息自由流通是最好的防谣止谣方法”。我看了这份报告哭笑不得,这就相当于一群研究人员花时耗力研究出一个成果:糖是甜的。这是常识。
    再说逻辑。还是编书过程中,有天意外重读了一遍作文名篇《滕王阁序》。小时候会背诵的,五十多岁再读,看得特别慈祥,因为太像一篇大学生的应试优秀作文了,无论意趣还是遣词造句。这当然是个人阅读理解,我在个人微博上记录了一下,不想竟惹起众怒。网络时代互相骂来骂去是常态,没什么好说的,我想说的是很多谩骂的点都是:我看你写得比这差远了云云。可见谩骂者的心底一种逻辑根深蒂固:你说一部电影一部小说不好,就意味着你在说自己拍或者写得更好。
    编书过程中读到一篇关于逻辑的研究论文,说今天的中国内地高校依然没有普及逻辑教育,甚至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中那一点最基本知识,在群众中普及都十分困难。这篇文章写到中途,还讲了个小故事:1950年艾思奇到清华大学演讲,批判形式逻辑是形而上学。艾思奇讲完,金岳霖带头鼓掌,接着说,艾先生讲得好,因为他的话句句都符合形式逻辑。
    至于爱,是超越常识和逻辑的人类情感能力,但它经常被理解成简单的好人好事、孝顺父母之类。它们当然也是爱的体现,但不是我要讲的爱。一位出家人说过一段话:一切思维和计划都自然地消失,但这是自然的过程,而不是逻辑推理。当一切都不知去向,你在没有边际和中央、没有立足点和参考点的空间,这时的心,仅仅是明晰的一种力量。这种充满力量的空间宁静地流动,没有任何事物能凝结它……嗯,这是我说的这个爱。
    那个月光遍照的深夜,思绪如脱缰野马想到上边这些,回到房间书桌边,写下了准备放在自选集封底的一段话,先说始终在写三方面,又称想说的不外三件事:常识、逻辑和爱,最后一句是: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件事,看似无比简单,却是最难。
    (来源:财新周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