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校长 >

值得关注《法国国民教育的组织与管理》第八版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报 叶隽 参加讨论

在现代中国的建构过程中,西学东渐的功用毋庸赘言。除了高端层面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制度和规训的确立其实也相当重要。教育制度作为社会整体建制中的“元制度”之一,尤其值得关注。
    在近现代中国,德国教育制度得力于传教士花之安《德国学校论略》一书的影响迅速走红,进而对各界精英(文化名人如黄遵宪、郑观应、李善兰等,行政官员如张之洞、刘坤一等)产生了深刻影响。相比之下,法国教育制度对中国的影响则要落后半个世纪——直到1928年,借助蔡元培、李石曾等建构中国教育制度新模式的“大学院—大学区”尝试,法国大学区制才成为知识精英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遗憾的是,这一制度立意高标,似乎并未被后世来者所认知。
    法国的大学区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恐怕人言言殊,即便是作为前贤的蔡元培、李石曾,在这一问题上恐怕也难称专家。当历史的大幕已然落定,前贤的事功飘逝如尘,我们在追索来路时,不可不静心细思:其中是否有奥义存焉?
    实际上,即便是在世界教育与学术视域中,法国教育制度也是极富特色的。且不说曾对现代中国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大学区制,就是其大学(Université)与大学校(Lesgrandesécoles)两线并存的制度建构也极有特色,前者乃一般性的普及高等教育的思路,后者则强调精英型的小型高等教育模式(名校如巴黎高师、巴黎综合理工等)。而在当代欧盟统一学制的背景下,法国仍然坚持其“大学校”制度,可见其对“民族性”的坚守。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法国国民教育的组织与管理》的翻译出版,对于关注中国教育问题和制度建设的有识之士具有特别的意义。此书是法国权威的教科书,不断修订再版,保持了最前沿的行政与学术有效性;这个译本根据最新的法文第8版译出,几乎与国外保持同步更新。全书分三大部分,即“中央与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结构和功能”、“教育体系中的职责实施”以及“教育体系的管理与现代化”。该书涉及面极为广阔:从教育行政部门的历史沿革和部门组成到学区的行政管理(包括在中国实验失败而在法国沿用至今的大学区制),从公共教育中的权力下放和权力分散到高等教育与科研行政管理中职能的分配,从管理制度的演变到具体管理工具问题,都有非常简明扼要的论述。总体来说,此书虽非学术专著,但却兼具简史、辞典和专题等多重功能,因而是一部了解法国教育制度深层结构的入门之作。
    当然,要深刻理解法国教育的文化意义与制度功能,也不能就书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国文化史》等相关读物的引进是非常必要的。幸运的是,我们不仅有了国内学者所作的相关介绍性著述,而且直接翻译了大部头的《法国文化史》(四卷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相互参照,我们就会发现,法国文化整体建构确实有其内在的演进轨迹,而思想史的导向功用与教育史的制度功能是其核心内涵。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还找不到系统的《法国教育史》(更不用说专门的《法国大学史》了)以及《法国思想史》等著作。这个方面的工作,尚需要国内外“法国学”研究者的努力。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大学问题似乎成为一个象征,大有“平生若不论大学,就称大师也枉然”之势。在我看来,大学精神固然要强调,大学制度建设及其落实更为重要;而在两者之间如何构建起有效的关联,更是值得学者探究堂奥的命题。
    中国大学发展到今天,思想固然要谈,如何将思想层面的“美妙高超”落实到制度建设的“规行矩步”之中,或许更值得探讨和实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此类踏实引进西方制度建设的译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问题还在于,我们究竟应该带着怎样的眼光,去面对此类貌似冰冷的书籍,将其纳入历史视域以及中国当下的实践?
    《法国国民教育的组织与管理》(第8版),[法]雅基·西蒙、热拉尔·勒萨热著,安延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19日第8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