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奚榜:三重视角叠加的眼睛

http://www.newdu.com 2022-01-24 《长城》 奚榜 参加讨论

    关键词:奚榜
    疫情期间,有个朋友请我跟他一起做个复仇故事。创作一个当代基督山伯爵式的故事是他多年的梦想,可谓工程浩大,大约会有很多人参与才能完成。我做完开路先锋后才意识到,世界上还有一种专门的类型,叫复仇故事。
    如果我也来写一个复仇故事,该写什么呢?这大约就是篇小说的起心动念。但我没想到,写到最后,它却并不是一个复仇故事了,而是一个隐性精神病人的心理历程,是一个需要重溯阅读,看到最后一段的真相后回头复盘感受完全不一样的小说,虚构世界里的一饮一啄全都会变一点模样,而主角最终杀人的出发点,也完全跟复仇没有关系了,甚至相反,只是为了一种爱。
    隐性精神病在世界人口中占比越来越大,却没有非常明确的诊断界限,这给了故事人飞翔的天地。
    回到复仇那个原点,我当时想,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年轻时记了点口角小仇,到了中年因为阅读写作的修行,已经完全没有仇怨可谈,如果一定要写,蹦进我脑海里的是很多年前,有个青年春节回家手刃旧时杀母仇人一家的事。当然,那个事蕴含的东西很复杂,从人类整体和个体角度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结论,也跟我这个故事不搭边,所以就不讨论了,只是返乡复仇这事成为了我第二个出发点。
    但真的写起来,就是上帝之手了,本来要写一个复仇故事,最后却写成了为爱杀人,这不合符常规逻辑,但在隐性精神病人那里,用两万多字制造他身边一个完整的世界,以及广阔的社会背景还有二十年时间的流逝,于是,不合理的事情最终似乎成为必然。
    小说的叙述者是凶手的鬼魂,那是一种相对懵懂、不谙人间规则的眼光,而被这个眼光看着的生前的自己,貌似正常,重读复盘后才会发现,童年的创伤实际上令他少年青年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某种诡异,并且,他身边的亲人,比如他母亲,他母亲的租户兼老闺蜜,他后来爱上的女友等等,无一不带着隐性精神病的痕迹,甚至来调查案件的留学生,以及死者本人,还有被其女友诱奸的村长儿子等等,没有一个是正常的心理。
    这就是奚榜的眼光,奚榜眼里的惯常世界,所以第三重视角,自然是作者了。
    我似乎很本能地在一个小中篇里面,在纷纭复杂的社会和上下近二十年的时间前,聚焦在一群人心上,并对此游戏痴迷不已。在我看来,宇宙与人心不过是一种量子纠缠的关系,就像人脑的神经构成竟与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布局完全一模一样般奇妙。我相信开掘人心的秘密不见得是多么肤浅的事儿,如果一定要被认为是肤浅的,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比灵魂更深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