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在探索中寻找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21-12-09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在探索中寻找意义
    记得初遇见《胡桃动物家族》这套绘本时,它的画面吸引了我,清新自然,色调优美,人物形象稚拙可爱。看到护封上的作者介绍时,我才知道这套绘本里的人物原来是一套玩偶,而绘本的作者劳伦•布拉德肖正是这些玩偶的创造者,这些玩偶还拥有自己的网站和粉丝。由玩偶来演绎绘本,真是个有趣的创意!
    
    《狐狸亨利的绝妙灵感》书封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供图
    
    《兔子丽娅的伟大地图》书封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供图
    这套绘本包含两册,一册是《狐狸亨利的绝妙灵感》,一册是《兔子丽娅的伟大地图》。前者讲述了胡桃动物家族里的发明家狐狸亨利寻找丢失的灵感的故事;后者讲述了地图制作者兔子丽娅寻找地图上遗漏的那一处风景,最终完成了地图制作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寻找,它们的主题都是探索、友情、陪伴、创造,而在寻找探索的旅程中,作者又设计了许多小细节,比如出发前主人公装进背包里的东西会在后面的旅途中依次发挥作用,比如地图中出现的一处处场景会在主人公探寻的过程中一一展现,这对于观察力极强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亮点。值得注意的是,《狐狸亨利的绝妙灵感》这个故事在结尾仅仅告诉我们亨利找到了他的灵感,回家后立刻开始发明,可是发明了什么呢?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结局看上去实在是有些仓促和草率。我一开始并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不完整的结尾,后来,在反复阅读中,我突然发现在《兔子丽娅的伟大地图》中,狐狸亨利用萤火虫发明的东西就在画面上!没有任何的语言说明,也没有任何的预先提示,作者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将第一本书结尾留下的悬念的答案隐藏在了第二本书中,这实在是太有趣了!这真是作者为读者们创造的惊喜彩蛋啊!这样的设计让整套绘本都变得与众不同、精彩倍增。
    翻译是引进外版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翻译其实是对作品的再创作,它不仅要求译文完整表达原文的意义,还要将翻译的文字变得适应读者群的语言习惯,而绘本的语言当然是要适合孩子阅读。我考虑过专业的英语读物翻译者和大学英语老师,但在看过他们的译作后,觉得他们的翻译语言与绘本语言差别还是很大的,后来我决定请江苏亲近母语文化教育有限公司绘本阅读策划中心负责人郭静静老师来翻译这套绘本。郭老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是朱自强老师的研究生,一直致力于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的研究推广工作,对绘本有一定的研究,写作理论和实践水平都很强,而且如果身处儿童文学阅读推广圈的郭老师能够参与这套绘本的翻译工作,对于绘本今后的推广和宣传工作都会非常有帮助。绘本译文之“雅”,在我看来是指活泼生动,符合孩子的语言习惯,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标准呢?在拿到翻译稿后,我请“东方娃娃”教育培训中心的绘本课教研组长潘老师在课堂上为孩子们读绘本,我去旁听。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潘老师对于绘本语言可以说是非常熟悉,她在读绘本的时候不会完全按照绘本的译文来念,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改,我将这些修改记录下来,回去与原来的译文对比,果然这些细小的修改让文句变得更加恰当合适,如尽量实指,而避免用这、那来替代,人物名尽可能简化等等。之后,我又去找一些大班和一年级的小朋友,让他们朗读绘本,将他们的语言与译文对照,我又发现了一些文字的可修改之处。在经过这样的反复修改打磨之后,整套绘本的语言风格更加贴合中国孩子的语言习惯,很多细节既还原了原作的意思,又更加生动有趣。
    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内容没有好的包装和推荐,销售依旧会举步维艰。在图书制作的同时,我一直在思考这套绘本的推广方式。我请来了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老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谈凤霞老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姚红老师、《东方娃娃》期刊主编余丽琼老师为这套绘本做联名推荐,邀请了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梅老师撰写专家导读。在与这些专家老师的沟通中,他们对于这套绘本的解读也给了我诸多启发,让我打开思路,挖掘到了绘本中更多的深意,而他们的推荐与导读更能够助力之后的销售。除了名家推荐,现在各种绘本阅读推广群、母婴社群的营销实力也不容小觑,我联系了“公益小书房”的推广人夏凡、高歌母女,邀请他们在“公益小书房”的微博和阅读群里做推荐活动;联系了“喆妈公益阅读分享群”负责人,在群里做直播分享活动。在线下,我组织开展了多场绘本阅读分享活动,邀请知名阅读推广人黄芳老师带领孩子们阅读绘本。在绘本上架之前,我为这套绘本写了幼儿园绘本阅读指导方案,发表在《幼教365》上,让更多的幼儿园老师能关注到这套绘本;我请资深绘本阅读推广人刘璟老师为这套绘本写推荐文,在绘本上架之后,通过我社微信公众号发表,并请众多专家老师转发,以扩大影响力。我还积极申报各个新书推荐活动,希望更多的老师和家长可以关注到这套绘本。
    当拿到新鲜出炉的绘本样书时,这套绘本制作过程中的种种经历浮现于我的脑海。一路走来,我也像在绘制一幅地图一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合适的方法,将各个制作环节做好,然后将它们整合成一张完整的 “地图”,来实现这套绘本的编辑出版。而回顾这段经历,我发现从中收获了许多灵感,我相信,这些灵感一定会成为照亮我前方编辑工作道路的火光,引导我在探索中寻找做书的意义。我想,这便是成长,做的书在成长,人亦如是。
    (作者刘天遥系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刘天遥
    责编:武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