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详见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2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8-340页。 ②参见陈金凤:《从“荆扬之争”到“雍荆之争”——东晋南朝政治军事形势演变略论》,载《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 ③数据统计详见洪文莺:《两晋文学版图的演变及其文学史意义》,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 ④见载于《晋书·王导传》:及贼平,宗庙宫室并为灰烬,温峤议迁都豫章,三吴之豪请都会稽,二论纷纭,未有所适。导曰:“建康,古之金陵,旧为帝里,又孙仲谋、刘玄德俱言王者之宅。古之帝王不必以丰俭移都,苟弘卫文大帛之冠,则无往不可。若不绩其麻,则乐土为虚矣。且北寇游魂,伺我之隙,一旦示弱,窜于蛮越,求之望实,惧非良计。今特宜镇之以静,群情自安。” ⑤参见韩文娟:《桓温研究——以与文人的交游及其创作为中心》,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⑥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考述,东晋咸和中,寻阳移治柴桑(今九江市西南),但在唐朝天宝元年才改称为“浔阳”。因此,本文称为“寻阳”郡更为恰当。 ⑦详见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9页。 参考文献: [1]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2]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7]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M].上海:上海书店,1981. [8]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9]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0]戚良德.文心雕龙校注通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董其昌.画禅室随笔[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13]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4]郦道元.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15]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16]余知古.渚宫旧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7]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18]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