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国外诗人还是国内诗人,创作出海量的与疫情有关的诗歌,对记录历史、反映疫情、褒扬英雄、凝聚人心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大量抗疫诗歌涌现而来,又悄然而去之后,人们情感记忆的海岸线上,没有留下太多精美的“珍珠”,只是砂粒和破碎的贝壳。大量不痛不痒、一般化的诗,或者是“假疫情诗”在泛滥。如果不能在这场全人类公共的巨大灾难面前拿出一些好诗来,这是诗人的悲哀。 如何写好抗疫诗歌呢?我认为首先需要坚持书写真实。就要求诗人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走到现场,走到医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病人的现场,取得第一手的素材,拒绝“二手”的总结材料。“二手”的材料写作的结果必然是“二手”的诗歌。要听其当事者的言说,细察他们表情和工作生活的实况。真实的事件、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过程,是一个作家、诗人的创作根本。有了真实的一手素材,还要求诗人有真实地呈现。 再一个就是要道出真言,就是对疫情真实的认知后进行判断表达,不说假话,有一说一,实事求是。不违心创作是一个有良知诗人的写作底线。说真言,既不跟风,又不故弄玄虚;不粉饰,也不必为哗众取宠乱说、瞎说;既要看清局部与个体,又要看到大局大势。要用发展的、普遍联系的、量变质变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学目光,来科学审视疫情对社会、对人的影响和带来的变化,以及变化后有常与无常的瞬间。既要有诗的哲思呈现,又要有诗的真情抒发。要有抒情,又要有思索,这是诗人飞翔的两翼,缺一不可。 写好抗疫诗歌,还要有精品意识。为什么当下精品诗歌少,一般化的诗作多?其实说到底,就是写作者放弃了对精品的追求。精品少了,平庸之作自然就多了起来。有些人很懒惰,不愿去深入采访,从电视新闻里乃至微信抖音里找写作灵感。写作时,更是喜欢玩抒情,打“催泪弹”,把本该沉重的诗写得轻浮、轻飘,没有重量,没有“干货”,自然读者不能产生共鸣,也就不买账。 诗人还要保持足够的敏感。是诗人写好诗的根本要素和条件,对事物的发展、细微变化不敏感,反应迟钝的人,肯定写不好诗。对于疫情,要一直保持敏感,要时刻关注疫情给个体带来由里到外、从物质到精神的细微变化,疫情下的沉思、微笑、皱眉、哭泣,失孤者的守望,口罩后面的眼神,逆行者的背影等,诗人都要敏锐去捕捉。 疫情在世界各地发生着,人类共同遭遇这场公共灾难,诗人要有全球意识,要有大爱,对所有人唱出关爱之歌,让诗人成为传播爱、传递温暖的使者。拥有全球意识,就是拥有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就是大爱无疆、血浓于水。 抗疫诗歌还要给予人们以希望。是的,疫情使全球人类生命受到前所未有的摧毁,但诗歌创作不能一味沉溺于宣泄负面情绪,从而让读者产生更大的恐惧感。好的诗歌还是要向着光发声,向着明亮的未来表达人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