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读《白夜行》:悲伤的东野圭吾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白夜行》 [日]东野圭吾著 刘姿君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08年9月第一版 (图片来源:东方早报)
    
    《秘密》 [日]东野圭吾著 赵博译 海南出版社 2008年6月第一版 (资料图)
    东野圭吾还真不是能够一下子读完或者凭借少量的阅读便猜完的人。从不那么推理的《秘密》,到充满谜团的《白夜行》,从情节简单的《变身》到没留悬念、却在最后仍然可以做到让人一下子恍然大悟的《嫌疑人X的献身》,从真空的感情环境到社会问题,似乎还没有一样是多产的东野圭吾不能够驾驭的东西。除了一贯不变的文风,以及对所谓“脑科学”的迷恋,要把他定义在推理小说家的狭小范围里,真还禁不住会有一点犹豫。
    不过,在他所有作品里中,最合乎兴味的,竟然是《白夜行》。兴趣不完全在破解罪恶秘密的《白夜行》读起来更像是能够得到大众欣赏的“纯文学”。再加上有电视剧的直观,硬是在一堆复杂厚重的情节中清出一条前后呼应的线来。电视剧一直是蓝莹莹的调子。镜头的开始,两个孩子在河边,以纸莲花和水中月彼此相赠。日本人的残忍一向都是从节制里绽放出来的,即便是最美好的情感撞见了最不堪的场面,即便是有了最血腥的屠戮,小女孩素净的脸上还可以有笑容和波澜不惊的平静。这种平静到了十五年后也还在,让人相信,所谓的“纯洁”可以是最厉害的武器,需要无穷多的罪恶来铺垫,来成就;反过来,也可以将无穷多的罪恶扫荡干净。
    喜欢《白夜行》当然不完全是电视剧的缘故。只是觉得,《白夜行》和一般的推理小说不同,甚至和东野圭吾本人喜欢的江户川乱步和松本清张也不同。故事不是一个案子到底,人物和情节的碎片好像开始时的那朵纸莲花一瓣瓣绽放出来,再一点点沉入那个长达十五年的约定里去,很有一点后现代的意味。世界大概是在这个意义上统一了吧,尽管大部分人距离罪恶有些远,但是在没有结束工程的“烂尾”大厦里,在关起门来的公寓门背后,谁知道每天有怎样的社会问题在以极端的方式上演呢?恋童癖、卖淫、偷情、杀人、校园暴力。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有无数残忍的、没有细述结局的罪恶和围绕当初的两个少男少女所绽开的新的人物。唯一不同的只是那朵纸莲花的蕊,是在十五年前,小男孩对于可以“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的念想,是少年时代那段素净却因此注定无法实现的爱情。就是因为这段爱情,东野圭吾才保留了日本文学——但不是日本的推理小说——一向迷恋的悲伤:深沉、无法解决但却一目了然的悲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