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剑桥美国经济史》彼岸的镜子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中国证券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国人素有读史的习惯,俗话说得好,读史可以博识、读史可以明智、读史可以知兴替,仅这些可观收益就足以让人们手不释史。《剑桥美国经济史》自然也是一部历史,毫无疑问,它也具备史书的上述常规“功效”。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有几点特别之处:它是剑桥系列之中的史,它是美国史,它是经济史。这几个特别之处的弦外之音是,它是一部学术气息浓厚、思想闪烁、逻辑严谨、分析缜密的历史;它是业已“称霸”六十多年的世界头号强国数百年奋斗历程的轨迹再现;它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问在一个庞大“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直至硕果累累、枝繁叶盛的传记披露。《剑桥美国经济史》的这种“身世”、“个性”应该足以“撩起”人们品味一番的兴趣。
    然而,《剑桥美国经济史》并不是通过这些独特的禀赋“逢场作秀”“博得掌声”的明星,它对于我们而言远不止于觅趣、益智、博识层次的意义,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其历史的厚重。对于读史的意义,古人有着足具见地的认识:“不知过去何以图将来”、“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读史可以知兴替”;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一部美国史——外史,自然而然也就又多了一重意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鉴于此,我们品评一下《剑桥美国经济史》对于我们的“厚重”之处:第一,经验的借鉴,即古人所谓的“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一个头号世界强国“飞升”的轨迹是值得仔细审视的;第二,在全球一体化时代背景下“问鼎天下”的战略依据,知己知彼是国际竞争必备的信息基础;第三,学术价值,《剑桥美国经济史》不仅是研究美国经济史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国内经济史和其他国家经济史的学术范本;第四,反思的标尺,美国数百年的经济发展史是我们反思自身发展历程的外部参照物,有利于挖掘自身纵向比较难以发现的信息。从这些意义上来讲,《剑桥美国经济史》无异于一面来自大洋彼岸的镜子,通过它,我们不仅可以看见美国从奋斗到腾飞的历程,挖掘可资借鉴的经验,也可以更全面更具体地认识美国,进而对照和反思自身。
    从这部鸿篇巨著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成就“霸业”过程中把握各种条件的轨迹。可以说美国天生就是个“幸运儿”,地处北美大陆的黄金地带、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丰富的自然资源、狭长的海岸线使其占尽了地利。此外,由于殖民地的地位钳制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了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原本来自五湖四海的“美国人”形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意识;而后,当南方落后的种植园农奴制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的时候,爆发了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战后美国开始形成一个独立、自由、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诚然,两次战争最根本的意义是两次生产力解放的战争,然而,经常为人们所忽视的是,美国凭借这两次战争实现了国家独立与民主共和,从而达到了所谓的“人和”状态。应该说,这样有利的条件已经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更大的“狗屎运”还在后头——两次世界大战为美国攫取世界霸权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历史机遇。美国这个“天之骄子”集聚了我们惯于乐道的得其一则可成就“霸业”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而今我们所看到的美国民众的滋润生活应当是顺理成章的逻辑结果。
    然而,历史似乎不应该如此轻率地解读,美国成长和壮大的历程似乎也不该如此轻描淡写。虽说美国一开始就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然而这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大的方面,独立的主权、高效的体制、统一的市场、完善的立法是任何大国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美国在获得或者创造这些条件的过程中也同样是经历了辛酸与血泪;小的方面,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备要素是充足的资本、自由的劳动力和高端的技术水平,美国历史上“好客”的政策为其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劳动力,以至于成为“人种博物馆”,美国也经历了辛辛苦苦积累资本的漫长的十九世纪,同时对于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更是不遗余力,而这些经济发展要素的“充实”并非轻而易举。显然,认识和思考美国走过的真实、具体、客观的发展历程最终离不开对这部长篇经济史的仔细推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