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西学文库·希腊文明译丛 陶媛媛 ![]() 公元前480年,希腊从一个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一种复杂精致的西方世界文明。这种文明在文学、科学、哲学与政治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西方文明坚实的基础。公元前770年,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经历了百家争鸣和长期战争,逐渐转向一个统一的帝国,同样呈现出政治、哲学、文化上的繁荣与辉煌。正如《早期希腊》的作者奥斯温·默里所言:“我为两个伟大文明之间在更深层次上的共同性感到震惊:东西方文化的兴起,均是以思想家及其生活观为基础的,均以哲学和诗歌作为表达其自由精神的媒介,甚至他们对酒、诗歌和舞蹈的喜爱都非常相似。” 也许是太古老了吧?这两大无与伦比的璀璨文明,千百年来遭受了难计其数的误解和歪曲。中国人至今能深切地感受到东西方之间那一道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而希腊人以及希腊文明的研究者们,也深切地感受到来自所身处的西方世界的无穷曲解。近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共同推出“希腊文明译丛”,涵盖了希腊历史文明的全部进程,从早期希腊一直到现代,包括古典时代、希腊化时代、拜占庭帝国时代和希腊社会的现代进程。它汇集了西方众多杰出的希腊史专家,从各种不同的特殊视角讲述希腊文明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真实,其中不乏历经时间洗礼而成就的经典。 从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去年10月隆重推出的希腊文明译丛三种译著——重要的希腊史专家奥斯温·默里所著的《早期希腊》、专攻拜占庭历史与文化的沃伦·特里高德教授所撰写的《拜占庭简史》,以及希腊史学者约翰·科里奥普罗斯与政治史教授萨诺斯·维莱米斯合著的《希腊的现代进程——1821年至今》来看,这些著作的共同之处,就是以专业视角,探寻那些大多数人不曾走过的崎岖小路,由此通往一个新的希腊。整套书以时间为顺序,适合连起来读。其中,《早期希腊》对那个久远的、充满变革的希腊英雄时代作了全新的阐述。《拜占庭简史》对拜占庭帝国衰落论提出质疑,以精炼而深邃的洞见呈现出另外一个拜占庭。《希腊的现代进程》对关于希腊史的陈腐论调提出挑战,令读者心里浮现出一个新希腊文明的形象。此外,《希腊化世界》和《民主政治与古典希腊》也将陆续推出。 《早期希腊》:一个死后辉煌的古代文明 因为缺乏牢固的事实基础,直到100年前,对希腊传说和历史时期的区分仍存在巨大争议。关于英雄时代希腊人的传说,尤其是荷马的史诗,被许多人认为是对真实过去的歪曲反映,从传说中发现的任何历史重建都没有被普遍接受,直到海因里西·谢里曼发掘了特洛伊、迈锡尼以及希腊大陆的其他遗址,证实了荷马所描写的特洛伊战争和希腊英雄世界的真实性。后来的考古学家们将中、南希腊的遗址增加进来,并确定迈锡尼的影响远达希腊诸岛屿和小亚细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