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仇和十年》:不能总是期待“中国式清官”(2)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南方都市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这本《政道:仇和十年》不是一味歌功颂德的英雄谱,也不是作秀式的样板戏,两位记者用真实的笔触重写那些曾经争议一时的改革。读这本书好处在于让人清晰看到“仇和现象”的来龙去脉,看到了仇和的庐山真面目,而不是媒体报道的鸡零狗碎与断章取义。
    把一个人脸谱化、符号化是不公正的,若要真正了解仇和及他所做的事情,只有还其本来面目。读完此书会发现我们之前对于“仇和现象”非黑即白的惯性思维是错误的,这无法认清其折射出中国处于转型期政治的复杂性。仇和产生的土壤是中国特殊国情,诸如老百姓缺乏公民精神、缺乏基本权利意识等等。这些导致大多数人遇事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悲叹自己命苦。所以,只能期望青天再现,为民请命。
    于是出现了仇和这样一个好人、能人、强人,他强权在握雷厉风行,使得当地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面貌也焕然一新。虽然他很多做法至少让我这样的人无法赞同,有时甚至觉得仇和式的强权让人感到害怕,但在现实中国往往还是他这样做来得更见效。
    个人认为“仇和现象”最致命的缺点是,依靠强人政治取得了短期速成,往往“人亡政息”,没有一个制度性的延续。所谓“仇和式发展”也单单局限于经济发展,对于民主、人文方面缺失太多,这种发展也是以有损社会民主法制根基为代价的。
    读完这本《政道:仇和十年》,只会让人更加坚信制度才是最重要的,清官政治、强人政治从来是靠不住的,只有民主与法治才能保证长效、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我们依然只能仰望星空,感叹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