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普林斯顿制造》:失意成就大总统(2)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在1890年,威尔逊先生回到普林斯顿做教授。这是他最高的心愿。在普林斯顿,每年他都被选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1896年,他在学校一百五十周年庆典上发表了题为“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Princeton in the Nation's Service)”的著名演讲。这段时间,弗吉尼亚等五所著名大学先后邀请他去当校长,他都不为所动,坚持留在普林斯顿。
    有着极好名望的威尔逊教授在1902年被选为普大的第十三位校长,一共做了两届。
    威尔逊校长的两位前任,一位是他在新泽西学院求学时候的校长麦考什,他一共长校二十年。后人评价他的功劳,主要在校舍建设。至于学校教学,在他主事的时候,可以说相当混乱,研究则更加谈不上。另外一位,是长校十四年的巴顿(Francis Landey Patton),他以懒散和放任自流著称。那些比较有思想的教授抱怨说,不是巴顿校长有什么政策让你烦恼,而是他根本没有任何政策,才真是让你烦恼。
    办学理念
    威尔逊长校以后,首先做的事情是向董事会争取权力。以前,学校聘请教授,完全是董事会说了算,不仅教授不知道,校长也难以过问。结果,许多教授是董事们的儿子、亲戚、哥们。与董事会角力的结果,是董事会最终授权他可以解雇教授,条件是“如果他觉得解雇对于学校有利”。后来在美国成立了全美大学教授联合会这样的组织,保护那些获得终身资格的教授不被解雇,更不用说已经获得讲座教授资格的教授了。但是在威尔逊校长动手的时候,还没有全美大学教授联合会。
    威尔逊校长自己的学术信誉很高,能够审时度势,办事又很公正,所以只要他看准了一位教授不该在普林斯顿大学呆下去,就能够把他请出去。对于最早的一位,他采取的是“我给你另外找一个地方教书吧”这样的策略。这样做了以后,震动很大,一些教授觉得不容易混下去了。后来,他主要采取要求辞职的方式解雇教授。
    从内心讲,威尔逊校长关注的是学术水准。所谓“不发表,就走人”(publish or perish)也。但是容易入手的,自然首先是解雇那些教学也非常不好的教授。有位教授,著作倒是有一些,但是上课以催眠著称,加上访欧半年却逾期半年不归,威尔逊校长就要求他辞职。另外一位教授,课堂场面倒是热闹,学生也不会打瞌睡,但他总是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吹水”,学生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威尔逊就毫不犹豫地让他辞职了。
    威尔逊校长强调基本研究,非常看重学术自由(independent study)和学术名望(schorlarly reputation)。他不能容忍把大学教育等同于技术训练和职业教育。他说,如果你不能帮助人们扩大知识的边界,你就不能很好地为国家服务。
    威尔逊校长上任的时候,已经有一百五十六年历史的普林斯顿大学,基金总额只有三百八十万美元。但是威尔逊提出三百三十万美元的预算,延揽一流的教授。要知道,在他刚刚上任的那个时候,普林斯顿不仅远远落后于哈佛和耶鲁,而且落后于哥伦比亚、约翰·霍普金斯和芝加哥。
    作为校长,他按照学科组织教授队伍,强调基础理论的研究,改革课程设置,提高了学校的学术水平。他还提高了入学标准,把普林斯顿大学“从容易混的地方变成不容易呆的地方”。在1905年,威尔逊引进了导修制(the preceptorial system),便于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起一种面对面的并且亲密的关系。他聘请了第一位犹太人教授,建设了体育馆和卡内基湖、高尔夫球场,还有三幢教室楼和四幢宿舍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