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活在书堆下》:一个“殉书者”的书(2)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另一位编者诗人叶辉则直接和罗志华的在天之灵对话,希望他满意这本真诚的书。和罗志华关系最深厚的、当年与青文书屋为邻的曙光书店老板马国明先生讲了很长一段话,马国明是研究本雅明的学者,说话也如哲学家般尖锐直接,他回忆了香港的“二楼书店”是如何陷入困境的,回忆了罗志华常令他意外的借钱周转的本领,但最后终于周转不灵。马国明谈到书名《活在书堆下》不禁凄然一笑说:“我们必须直面这个事实,罗志华是死在书堆下的。”接着有评论家陈云回忆他和罗志华作为太极拳“拳友”的交往,并打了一套“虎落平阳”,拳拳生风哀中有怒。诗人廖伟棠朗诵了一首《拟苏东坡寒食帖》,以唱和苏东坡寒食诗为名安慰死者和生者,诗句流露的却是难以安慰:“‘非其鬼而祭’则影子憧憧,扬其灰则露湿且重,路湿且重。”小说家潘诗韵搬演其戏剧《房子》片段,讽刺不读书的教授并暗示罗志华困于密室书堆下那残酷的一幕。诗人关梦南朗读他写于知道罗志华死讯翌日的《悼罗志华》,写到书的难过和“报复”。诗人陈滅是香港著名的淘书家、书评家,他写了一首《冷门书刊堆叠史》,他说:“我们的生活像一部冷门书刊堆叠史/书籍叠高、装箱搬运又苦心整理/认出失去字词仍在手边,然而时代……/时代没什么,是我们甘于被自己离弃。”令人黯然扼腕。
    在诗人们之间,是艺术家、作家黄仁逵弹奏吉他,伴着艺术家欧嘉丽朗诵了艾青的《下雪的早晨》:“他决不会知道/有一个人想着他/就在这个下雪早晨”,而她背后的屏幕上播放着黄仁逵做的视像:“一场骤雨把鱼淹死了”。一个个字巨大缓慢地出现,“死”字仿佛久久不去。比这还要冷酷的是最后出场的小说家黄碧云,她舞蹈并念诵了她一年前写的《杜祭文》中沉痛的一段,她的舞步在极小的范围内冲突,让人想起罗志华最后的桎梏。她说罗志华:“但我们的死者,并非无命运。他的死亡老早已经张扬了。”
    《活在书堆下》,是香港第一本纪念一个书店老板、一个“殉书者”(学者小思言)的书,我们希望,这也是最后一本。书,不应该是凶手,也不应该是这个扼杀文化的城市的帮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