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伪书之祸:请警惕财经类伪书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光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这年头,市面上励志类、管理类的书越来越多,呈泛滥成灾之势。伪书以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不仅完全占领了地摊以及一些超市的图书柜台,连专业的书店也有相当大的面积被这类书籍蚕食。大多数伪书是由写手揣摸读者的需要而写,因此十分畅销,给商家带来的利润甚至会比真书还多。
    伪书、假画、假古董,从来都是文化
    阳光下的一道阴影,如影随形,恶魔缠身。我至今依然能够清晰回忆起自己初看“全庸著”小说时的恍惚与迷惑,以及搞清被愚弄之后的气急反笑。当这些“加减法”被识破之后,更高妙的“连词”技法应运而生:“金庸巨著”,四字连成一线,根本不容你分辨是“金庸——巨著”还是“金庸巨——著”,“金庸新著”、“金庸力作”自然也在此列。如果说盗版是一匹狼,那么,伪书更像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猛于虎”的恶毒。
    对于读者来说伪书的出现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历史上的作伪,大都是小范围的作祟。与“全庸”偷梁换柱的惯常手段相比,如今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头顶着国际知名管理大师、500强负责人、哈佛商学院教授光环的保罗·托马斯、詹姆斯·希尔曼所写的管理励志图书,一般读者很难分辨出来。伪书是一种精神赝品,是对读者的精神欺骗。更可悲的是一批读者竟然也以外国假货为真,国产真品无人问津,对伪书趋之若鹜。
    伪书由正规出版社出版,走正规的销售渠道,其欺骗性不可低估。他们或伪造外国作者及虚假评论,或盗用国外已有影响或畅销的图书书名及相关信息。伪人出伪书,营造了伪市场,造成了伪阅读,伪阅读又反过来滋生了伪文化。文化乃国家公器,执公器而作伪,社会良知何复可言?
    罗曼·罗兰说过:“精神上最好的避难所还是书本:它们既不会忘了他,也不会欺骗他。”时下,财经类书迎合了人们渴望成才的心理需求,很是受读者,特别是投资者的欢迎,伪书抓住了这一契机,做足了投资理财的文章。在伪书里避难,蒙受被愚弄的耻辱,而今又必须冒着被书本出卖的危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