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年之后的达尼埃尔复制人正是《无爱繁殖》中设想的理想人类:无爱无欲的克隆人。然而作为七年后的力作,《一个岛屿的可能性》某程度推翻了这种相对简单的设想,从更深入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作者隐然认为被制造成无爱无欲的复制人,虽然住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但也不代表着人类灿烂的前景。故此,故事后部分安排了达尼埃尔25最终越过防护栏,走出高度操控的封闭空间,与一只复制狗福克斯走向寻找达尼埃尔1世生命踪迹的路途。 二十世纪的达尼埃尔有着风暴式的人生,当中的虚幻其实是人类基因中非理性的元素致使人类有各种失望与空虚、疯狂与毁灭所然。这于作者来看,固然是一个没有前景,拥有各种生命非理性质感的旧世界。然而,达尼埃尔25也明白自己身处的无欲无爱的时代也不是人类幸福所在。书中最后一段以诗化的语言总括达尼埃尔25的心境,也是整本书最后的探问。“世界曾经背叛。我的肉体只有一瞬间属于我……我的梦幻充满了激动的形象。我曾存在,我不再存在。生命是真实的。” “我曾存在”指的是达尼埃尔1世风暴式的人生,“我不存在”指的是达尼埃尔25已失去了存在的感叹,因为作为可以生生不息的克隆人,死亡已不存在。故此,达尼埃尔25认为像他这般被剔除非理性基因的克隆人也应该灭亡。然而在二十世纪达尼埃尔的激荡,与二千年后克隆人的无爱无欲两个极端之间,人类应该期盼甚麽可能性呢?作者最后没有给予一个肯定的答案,这也是这本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米歇尔.维勒贝克推翻了自己七年前在《无爱繁殖》中的设想,然后犹豫不前,或许正代表了人类现时处境的犹豫不前,或许正写出了作者对人类前景念兹在兹的探问─哪里有“生命的真实”,同时亦可以导向一个美好前景的人类处所:一个岛屿的可能性─人类桃花源的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