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俊峰 ![]() ■作者:陈云 出版:花千树 香港的文化政策,是个谁都可以碰、但谁都觉得不好碰的议题,关乎政府的大政指引,包含民间团体的个别意图,其涉及的经济利益规模小而分散,但又与香港社会的当下氛围和长远愿景息息相关。对各方面都是一种模糊又切实的考验。 西九龙文化区方案,为香港的文化政策提供了一个焦点、一个缩影。政府、民间团体、艺术家个人、文化经理人、评论人,各方观点过去隔空角力,因西九龙而转为短兵相接。 最近,文化评论人陈云用“文化诸侯”来表达对文化界格局的忧虑,激起集中的回响——也得罪了许多人,他的新书《香港有文化——香港的文化政策》随後出版。这本书值得文化产业的所有关切者读一读。 在咖啡馆访问陈云时,我坦言在书店见到这本书时吃了一吓:书相当厚,加上附录有六百多页。在香港出版这种篇幅、这种题材的书,说实话,够胆量的不只是作者,还有出版社。而且,封面标题下还有一个要命的括号,抱着两个字——“上卷”。 书的正文有十章,涵盖了文化政策的基本概念、香港文化政策从1950年到2007年的历史流变、本地文化政策的争论、与外地文化政策的比较、文化艺术行政的架构和实施等。很全面,也很复杂。 我对陈云说这书不容易入手,他说其实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作为参考书的资料意义;叙述脉络;背後的意念。 十年之功,清新英国 “它类似参考书,我将涉及的重要资料——如政府的文件、报告、市政局的内部资料等——复述了一遍,看这本书可以了解60年代到现在发生了什麽。学院里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也不需要自己去找资料了,都在这本书里。脉络上,是解说香港文化行政制度发展背後的历史因素、政治因素,从文化行政制度可以了解到香港的政治。” 至于意念,陈云认为香港制度的特色是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的结合。二者的结合点,他在书中表述为:“英国联合王国之融合政体与经验主义政风、尊重传统俗例与阶级和谐,甚合中国国情。”而英国经验主义政风,就是以行政措施代替政治思想。 (责任编辑:admin) |